盛世独宠之天玑_盛世独宠之天玑_分节阅读_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盛世独宠之天玑_分节阅读_6 (第3/3页)

昭王朝四府一十三路,幅员辽阔,广袤无垠,北临天辰,西接夜凌,南毗蛮越,东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天辰既灭,如今周边能排得上号的也就只有夜凌国了,虽然夜凌国的国土也只堪堪与大昭某一路相当。

    沈天媱唏嘘感慨,却见沈天玑似乎在出神,唤了她两声,她才反应过来。

    “我知道的。”沈天玑眨眨眼,笑着道,“祖父也多次与我说过,咱们这位圣上深思密虑沉稳自抑心术才略举世无双,即位之初就以雷霆手段稳住一干老臣启用新党,不过几年就坐稳了帝位,掌控了整片江山,几年来焚膏继晷励精图治,如今咱们大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样的天子,自是万民敬仰的。”

    沈天玑之所以出神,是因前世里也有这么一件事。昭武帝御驾亲征,凯旋而归,全国自是一片振奋。只前世这时候她已经嫁入苏家,石女臭名在外,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对于这件全国的大喜事,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但是对于这位昭武帝,沈天玑却记得,大昭最有名望的睿思殿大学士周衍璧曾与他的学生们说过:武帝当政,大昭必能九州海晏,穷图匕见。

    事实上,大昭在武帝当政之后,的确是日益强盛,威慑四邻。只可惜,前世的沈天玑没有那么长的寿命看到四海归一八方来贺的盛景,如今想来倒真是有些遗憾了。

    此生沈天玑本就以不失本心为念,心境不复前世之悲,如今听到这等喜事,自然也是高兴的。

    沈天媱想了想,又笑道:“我记得大堂兄就是这次征北军的统领吧?此次出征虽有天子亲自督战,可统领士兵们也都是功不可没,想必这次大堂兄回京,必能封侯拜相,平步青云了!”

    这说的是沈府长房嫡长子沈天瑾。沈家一脉向来从文,这沈天瑾却特立独行做了武官,是此次征北军的统领之一。

    闻言,沈天玑也是一笑:“大哥哥本就是有才能的。只如今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这回回来啊,最要紧的不是封侯拜相,反倒是先给咱们找个大嫂子呢!”

    说着,两人都咯咯笑起来。

    ☆、第006章 清萏远归相聚欢

    敬国公醒来后听闻征北将军大胜而归的消息时,果然眉开眼笑欣喜若狂。当日夜里沈家上下阖府欢宴,共庆凯旋。暂且不提。

    征北大军归京,想来此时的京城是极热闹的,沈天玑犹记得,前世这会儿苏府的少爷小姐们都争抢着赶去城门迎接大军得胜归来,一时可谓盛况空前。

    只是对于与京城有千里之遥的姑苏来说,或许即将到来的三年一度的秋闱来得更有吸引力些。

    大昭建朝以来历来重视吏治科举,三年一次的秋闱被奉为民间盛典。昭武之后,恩科只开过一次,故而今年的科举,不知有多少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盼着十年寒窗后能一朝金榜题名,从此白衣卿相平步青云。随着秋闱之日渐近,姑苏府作为江南诸路的秋闱试点,大街小巷的行人都明显变多,熙来攘往里许多都是衣冠素雅举止从容的文人举子们。

    盛夏将尽,姑苏满城莲花香。这天,姑苏知府谢和淳一大早接到朝廷发来的檄文公告,半刻也没耽误,当即命人张贴于各要塞城门,公示于众人。姑苏城中的众应试举子们也因公告里的消息一下子炸开了。街头巷尾,人人议论。

    原来是朝廷念江南诸路自古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之地,特委派了名满天下的睿思殿大学士周衍璧为主考官,翰林院院士纳兰崇为副考官,主持今年姑苏府的秋闱。

    沈府院内,本因错过京中热闹而正当郁郁的碧蔓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又兴奋起来,在沈天玑旁劝了许久,巴巴地想要沈天玑带她们去丰宁楼转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