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1页 (第1/2页)
也是个办法。 “然后就是婚礼问题了。可惜也每个黄历,不然查查来年黄道吉日是哪一天。”杨芜将敖木提供的方法输入进规划里。 “那是要看你想要的婚礼是什么样的,西式的还是中式的,普涨的还是简约的,不拘一格的,还是传统的。选择多了去了。”敖木伸手覆在杨芜头顶,下巴抵上去,“你也算是正式进我们敖家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结婚结婚结婚! 第167章 杨芜抬头, 给了敖木一个白眼。 这大概是二人第一次开始正经八百的给未来做规划,过去都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随遇而安。 不得不说, 现在能过的这么好, 除了末世之处他们就先人一步准备了许多东西以外,运气也占了很大的部分。他们是幸运的。 后面的日子继续, 已经有了稳妥的路要走,生活上也就没什么变数了。 自从成了副教授以后, 敖木的时间照比过去充沛了很多。能在家的时间多了。除了能跟杨芜多相处了以外, 有空还会多教一教三个孩子。哼哼哒哒同期的小朋友们的竞争压力就不小了, 吴丽丽初中这会子也很重要。 敖木身为眼下家中学历最高的人,自然是担任起了教几个孩子的责任。 转眼的功夫, 时间又过了将近一个月。敖木在学校里的环境是越来越舒服了,也几乎没碰见什么矛盾。 这个时候避难所方想要联合医学院拍一个科普向的公开课,主题就是《身边的医学》,可让谁来讲课着实废了一番周折。有的人更青睐于让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甚至院士来。绝对的专业地位和足够老成的状态,能够提高普通人对科普的信任度。 可也有人觉得当前避难所内年轻人是主流,还有许多孩子。说是科普, 更多的还是交流感,交流感提升上去, 记住内容的可能才更大。 敖木这样年轻学历又高,还在避难所内有一定名气的才是最佳选择。 敖木一开始听见这一消息的时候,其实是完全没兴趣的。原因不便, 他实在不想继续引人注意了。 可惜事与愿违,最后上面讨论下来的决定是由上面选出几位最具资格的人,然后安排一个合集,每人一堂课,在电视台上轮番播出,看最后的效果哪个更好,然后再根据人气调整。 这一系列的公开课直接当节目来准备,一人一期就算是一季。敖木因为资历尚浅,人也年轻,被安排在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七期。不过公开课的粗纲内容是要提前交的,上面好确认一下题材和内容,防止撞车。 可这应该是什么内容和题材,就需要自己去准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