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页 (第2/2页)
是一家人,骨rou血亲的。看不上是一码事,人要出事了该帮还是要帮。 这种血亲枢纽绑在一起,有好处,也有不方便的时候。究竟利弊哪个更多一点,也没人说得清。 十四天以后,刘三儿缴了罚款,他仅有的存款也基本见底了。 然后就是敖木的追讨赔偿。刘三儿刚要将人拉黑,就得到了敖木的最新一条提醒。 “这个赔偿是法院判下来的。是有法律效果的。如果你真觉得拘留所里的日子十分舒服的话,这笔钱你大可赖下去。” 第21章 随后过了两天,敖木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加了好友以后,对方发来了转账,正是法院判的赔偿款,一毛钱都没差。 敖木回了个收到。 然后转头打开支某支付软件,打开公益页面。看见了灾区重建募捐,直接将这比全一毛不差的捐了出去。然后截了个图发了个朋友圈。 “不差这钱,差的是这口气。法院给了公正的判决,这个钱我就不留了。” 现在信号不是很好,不过也不缺每天几次刷手机、耐着性子看最新情况的人。已经很少有人发视频的,因为一张照片加载出来都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好在流量上的资费给调整了,虽说很慢,但一个月最多花几块钱的流量费,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村里大队和村里的两家小店有发电机。所以玩手机的人会拿着充电宝过去充电。充满一个给一块钱。在家里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这个价格也是相当优惠了。 虽说敖木的这个朋友圈看到的少,可村民们走街串巷,没两天就知道这件事。 由此也看得出来,敖木是真的不缺钱。之前关于敖木得理不饶人趁势讹钱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对此事村里人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年轻人们佩服的居多。因为就算是知理懂礼的,也没有敖木这样的魄力说告就告。因为告了以后不光容易被邻里说成不近人情,若是遇见个疯子报复怎么办? 老人则是看重人情更多。住在一个村子里,应该明白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 敖木哪里会管他们?这事解决了,纠缠了小半年的矛盾也就结束了。敖木倒是再也没见过刘三儿,他也不会刻意去关注。 日子继续过着,地里头的玉米苗越长越大,又到了除草的时候。 敖木中的比同村的人早很多,不过杂草长得差不多快。眼看着杂草越长越大,就需要除草了。 有好心人过来跟敖木提一嘴,敖木道了谢后邀请他帮忙除草,价钱好说。随后敖木站在地头头,看着那人开着拖拉机在自家地头上来来回回的用药泵撒药,看的十分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