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节阅读_279 (第2/2页)
来,听着那如清溪般浅白平实又清丽动人的文章,跟身旁人低声夸赞他:“崔状元仪容、文采都好,与翰林那些学士相比也全不逊色,信知将来前程必定无可限量。” 锦衣卫人自然不会参加这种连个曲子都不唱的活动,他身边站的都是些普通书生,不会像锦衣卫那样无条件附和他。 但不知是他说话太有说服力,还是崔燮的确超迈,身侧一名书生也默默点头应道:“可不是。崔状元不只文章惊世,更是多才多艺,不然怎么锦衣卫连环画里都添了个会译倭语的崔翰林呢?” 另一名书生倒有些意难平地说:“也不知这连环画是谁画的,也未免太喜欢这位崔状元了!怎么连环画里他一出来,谢镇抚就老跟他商讨擒贼事,都不常问‘姚千户,你怎么看’了?” …… 有关连环画的议论声渐渐高了起来,连正在给石碑揭幕的作者们都听到了那么一鳞半爪。众状元兼作者心跳微微加快,脸绷得愈发严肃,动作僵硬得有些迟缓,却更显出揭幕仪式的庄重。 谢镇抚的目光凝在那片青衫红绸上,略略低头,在灯影下藏住面容,压低声音加入了那群书生的议论:“或许因为谢镇抚与崔翰林本就是故交好友,遇事就愿意和他商量呢?”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梁储不是状元,我写错了,他是个传胪。不过都写到这章了,就不改了,他是成化十四年榜的,状元是曾彦 第231章 两京图书馆开门后, 便有不少读书人闻风而动, 去图。朝中许多大臣也慕名去看了看,特别是李旻、吴宽等状元出身的大臣, 虽有几个表面装着不在意的, 散值之后也忍不住骑马出城, 到这座深合自己身份的藏书馆里办个证、坐一坐。 最晚知道崔家这藏书馆的,却是九重深宫内的弘治天子。 这消息还不是哪位科道言官进上的, 而是两位国舅进宫见jiejie时, 拿出特制的内部借书卡来炫耀,才叫他们姐夫看见的。 弘治天子知道崔燮在迁安办藏书馆的事, 见了卡上的“北京状元藏书馆”字样, 稍稍忆起旧事, 便问两位妻弟:“这也和崔修撰捐了院子给迁安县建的那藏书馆一样?朕当年听说此事时,也曾遥想过其模样,只是迁安县报上的奏疏写得不够详尽,朕也猜不出那书馆里是什么样子, 怎样借卡就能把书借出来看么?” 新皇今年也才十九, 人再怎么端方严肃, 多少也有些好奇。他拿着那张书页大小、背面印有五彩花纹的借书卡,仔细看着上面的图样。 小张国舅脚尖儿都踮起来了,挺着小胸脯努力在姐夫面前表现:“能借出来!用我们这种卡就能借!这种是要押四两银子押金的,一次能借出五本书来,一月方还。要是那种不要银子的证,就只能在藏书馆里看, 不许借回家去。陛下若要看馆里的书,臣兄弟愿借来十本给陛下和姐、娘娘送进宫来!” 他大哥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规规矩矩地拱手道:“陛下若想看馆里是什么样的,臣回去就找人把藏书馆内外画下来,也一并送进宫里。” 弘治帝看着两个懂事的小国舅,温和地笑了笑,点点头道:“那就由你们代朕看看,若藏书馆真有益于士子百姓,朕也要厚赏崔修撰。” 两位国舅在jiejie姐夫面前说得好似自己是图书馆馆长似的,回到先生家,还是得装个乖学生的样儿求先生找人画馆内图。崔燮闻说是天子要看,丝毫不敢敷衍,连着在城外住了几天,趁夜画了院中、馆内、阅览室几套图。 二位国舅还借了父母和崔家兄弟三人的借阅卡,到图书馆大肆搜刮,把自己爱看的连环画和院本都借了个遍。最后象征性地拿了两本名师笔记,一本进士经验,挑个良辰吉日送进了宫。 可惜连环画少了两本,才刚上架到二月份那卷的。 弘治天子一眼就看见了那些彩绘封面,只有寻常书一半儿大小的连环画本,不禁微觉怪讶,挑出来看了一眼。高太监在旁伸长了脖子,看了几眼书封的颜色和交叠边缘微露出的画面,给后方的覃太监打了个手势:都是去年的旧只有早春两个月的。 覃太监也不动声色地缩回脖子,沉默稳重地站在怀恩身后。 天子早听他们兄弟说过,崔先生管学生管得不严苛,还给他们看连环画,只是因他性情端庄稳重,不爱接触闲书,不曾细察。这回看见最上方那本小书上俊秀华美的红衣武官,蓦然勾起一丝回忆,摸着崭新的画书问:“这锦衣卫可是当年父皇在时,最爱听的那本……王窈娘琵琶记?” 大张国舅严肃地纠正天子姐夫:“不是那本戏,那本是在前头唱的,共有三本是专唱封云的,里头有谢镇抚。后来十四位千户都开了自己的大戏,这本连环画就是总汇了十四千户的戏画出来的,讲的是十四千户降倭寇的故事。” 虽然还没画完,但他们这种资深话本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书要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