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因果大师_分节阅读_82 (第2/2页)
拿审问。到了第二日,供证齐全,便直接送到了御史台熟人的手里。 徐冲这边当日黄昏就得了消息,知道昨日派去砸花瓶的人都没回来,便连忙告知了康王。 段高宇不以为意,笑哈哈道:“我当多大的事儿,几个流氓罢了,就说他们自己贪财,被抓了就乱咬人泼脏水,跟你根本没关系,谁能耐你何?” “王爷说得极是,估摸着那贾晏良也就是抓人出出气,毕竟御赐花瓶碎了,还是在送往齐府的路上。估摸这回是连齐大人一起得罪了,我听齐家人说,昨天齐绅高听到这个消息大发雷霆,把酒席的桌子都掀了。” 徐冲谄媚附和的话,令段高宇越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遂再没过问此事。徐冲觉得自己有王爷做靠山,这点小事儿也没必要上心,遂也不管了,一心扑在给儿子张罗考题的事儿上。以至于他这日归家,听说自己的随侍仆从昨夜跑出去喝酒,至今未归,也不过骂他两句混账,并未往别的地方多想。 农历初五,天高气爽。考场外,考生井然有序列队,依次进入考场。 本轮秋试分三场进行。以初六、九、十二日为正场,考生需要在每次正场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对于考生来说,三场考试下来,身心折磨,必然跟脱了层皮一般。而对于考官们来说,能安安稳稳把这场秋试办完,不出岔子,就是上天对他们最大的福气。因□□年间就在天子脚下闹出的王胡舞弊案开始,朝廷对于科举考试场规要求极其严格,,对试前后、场内外,皆严立禁令,以防止考生夹带。对于士子与员役协同作弊,受到包括死刑在内的严重处罚。当年的王胡舞弊一案,牵涉甚广,前前后后死了不下八十人。 本来考场的风纪是由监临全权负责,晏良作为主考,大可以偶尔来视察一圈,便撒手不管。不过说到底,出了事,这最终责任还是跟他逃不了干系。所以科考这些日子,晏良几乎必在明远楼亲自督察。明远楼是考场内一处高耸的楼,可以将全闱内外的状况一览无余。 三场考试下来,晏良把御赐的贡茶喝掉了大半,倒是不必担心会放坏了。 等一切结束归家之时,许多人见了他,都禁不住说他清减了许多。不过人倒是更精神了,一双凤目闲淡时也会冷意十足,威势犹存。 梨香院的薛姨妈从薛蟠口里听说此事,总心生出许多好奇来。毕竟东府那位大人的人生经历简直就像戏文里的故事一样,再加之自己亲儿子时不时地出言佐证,真叫人有种一睹其风采的心思。 宝钗见母亲出神儿,推了薛姨妈一把,“母亲想什么呢?” 薛姨妈笑着拉过宝钗丰腴的手臂,和她玩笑道:“我在想,要是我的宝贝女儿也能去参加科举便好了,一准儿瘦下来。”说罢,薛姨妈便欢喜的戳了下宝钗白嫩胖乎的小脸蛋。 宝钗捂着脸闹,“好伤人心呐,母亲嫌弃我胖了?” “傻丫头,你现在这样正好,在母亲眼里你是最美的,就是天上的仙女也比不过你。一句玩笑罢了,你还当真呢?” 宝钗噘嘴,冲薛姨妈故意哼一声,扭过头去。薛姨妈笑着推她一下,宝钗便憋不住了,咯咯笑着往母亲怀里钻。母女俩很快就笑做一团。 薛蟠见她们娘俩这样,也憨憨地跟着笑。母亲今天心情不错,他觉得时机正好,便跟母亲商量,想办法回绝宁府老爷,他可不想再陪着贾蓉学习了。 “您看我这手指头,到现在还肿着呢。贾家学堂的先生管教的严,本来就课业重,做完了,我还要格外多写一篇《礼记》,日日熬到后半夜才能睡。您再瞧瞧我这眼圈黑得,跟人打得似得。不行,不行,我受不了这个。”薛蟠带着极大地哭腔发牢sao,“您可不能只心疼meimei,不心疼我啊!” 薛姨妈打量薛蟠的手和眼睛,止住嘴角的笑,“其实你这半月来的辛苦我是亲眼看得到的,说不心疼是假话。假若是你亲姨丈,你要我怎么回绝都行。可东府那位,你娘一个妇道人家那里够得上嘴啊。要求,你就得去求你姨丈去,看他有没有办法。” 提起古板的贾政,薛蟠就心里犯怵。别说他不敢找他,就是找了他,只怕凭他的能耐,也是没办法说得上话的。 宝钗歪头打量大哥一圈,“我看你这么被管着挺好,娘,您瞧他这些日子如何?” “乖巧了,不惹事。”薛姨妈赞叹道。 宝钗笑:“不止如此呢,他连说话都斯文了许多,昨儿个我听他吩咐下人,还带了两‘句之乎者也’呢。” “诶,你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了。”薛姨妈拍大腿恍然大悟道。 薛蟠预感不妙,狠瞪宝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