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山_第6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页 (第2/2页)

方回道,“不敢,御史大人直接到沧源县,下官其实心中甚是欢喜,只是……”他自嘲笑了笑,“我只是一介书生,很多时候不得不防。”

    终是一场误会,殷涔再道,“既如此,还请秦知县将这些年所查结果一一告知。”

    秦念衾起了身,在书房缓步踱走着,冷静讲道,“我也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只是一直在清查昭阳府每年所产茶的实际数目。”

    继续解释道,“诸位可知每批茶在采摘之后都将分为三个等级,顶尖的将作为贡茶直接由司礼监送往宫中,此比例不过十之一或更少,贡茶一事倒是历来清楚。”

    “第二等级便是官茶。为每批次茶叶中质量上好的茶,通常所占比例达到十之五六,官茶分为两类用途,一类用于官府的茶马互市,在川西、关西、滇西边境上与游牧各族进行茶马互换;另一类则为专卖,由茶商先购买茶引,再将茶叶销往既定的区域,所售数量和价格都受官府掌控,官茶的茶税极高,是茶税的主要来源。”

    “第三等级则为粗茶。为每批次茶叶中质量下乘的茶,所占比例不过十之三四,可自由贸易,普通商人百姓无茶引也可交易,也有人将其卖至他国军队,也无不可,这部分茶税较低,仅为十之一,仅占全部茶税的小头。”

    众人都看着秦念衾,听他娓娓道来,讲到此时,秦念衾再次皱了眉,看向殷涔和陈佶,“沧源县是产茶大县,农人中十之六七都是茶农,往年除了上交官茶,都靠剩下的粗茶交易过活,而近些年茶农茶商的粗茶几乎销不出去,越种茶,日子越难,我这才起了去调查的心。”

    “这是为何?往年能销为何近年不行?”陈佶问道。

    秦念衾转身向陈佶回道,“殿下有所不知,现如今在市面上交易的粗茶,品质要好过茶农百姓手中的粗茶太多,价格却几乎相同,甚至还会更低,这还让茶农茶商们怎么活?不要说今年新的粗茶卖不掉,家里连两三年前的陈茶都还堆着。”

    “那照此下去,岂不是没人去种茶了吗?”殷涔又问。

    “茶田与农田不同,既种了茶田,便算作是官府的佃农,不管这块田拿去种什么,每年必须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茶叶,以往茶农的日子虽也清苦,但总比普通农田来得收成高,是以本地茶田数目迅速扩张,而今这越丰收,却反而过得越苦,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殷涔心下大致了解,现下最要紧的是找到这批流入市场的高质量“粗茶”究竟从何而来。

    秦念衾继续道,“为了从根源去查起,这些年我跟罗师爷各种乔装打扮,混入茶田、茶场,甚至茶盐司去打探内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