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3页)
仿佛没有一个完好的,耳边只能听到虫鸣声。 云卿的心猛然一沉。 不止云卿和风蓝瑾,所有随行的人一个个都越来越沉默,原本晚上进入驿站的时候还会有相交好的兵士们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如今瞧着这样的场面,所有人对视了一眼,眼底都冒出相同的担忧之色来。 姜末的脸色也是沉了沉,他自己本身就是南方人,曾经也在地方有许多的良田,他太清楚这样的蝗灾意味着什么。 郊外很少有人出没,尤其是瞧见这样一大群见首不见尾的兵士们更是不敢出来了,期间也因为风蓝瑾前来赈灾的消息传了出来,一些山贼们知道兵士们押送的都是白银,所以路途中也有过几次小小的动荡。只不过很快就被姜末摆平了,风蓝瑾甚至都没有出面。 此时的百姓们联想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一个个瞧着风蓝瑾一行人的目光都变了变,隐隐的含着期待。 等到了目的地之后早有当地的官员着了官服在城门口迎接,道路两旁都站满了百姓,百姓们一个个面容愁苦瞧着风蓝瑾一行人到了才露出几分喜色。挥舞着双手,夹道欢迎着。 江南的官员们此时齐聚一堂,林林总总的几十人走在最前方,官员们最前方的是一个身着浅紫色官服的官员,瞧见风蓝瑾从马车里被人用轮椅推下来,他也没有任何的意外。 带着一群官员参拜下去。 “下官参见丞相大人!” “各位同僚请起。”风蓝瑾微微一笑,抬起手臂淡淡的看了街道两旁的百姓,眉心不着痕迹的微微一凝,瞧着走在最前方的那个地方最高官员刺史大人眼底就没了热度,他面上却没有表示。伸手给刺史介绍姜末,“这位是随行前来的户部侍郎姜大人。” 那刺史拱拱手,“姜大人。” “不敢!”姜末瞅了瞅街道两旁眼神各异的百姓,皱眉道,“刺史大人,丞相大人是来赈灾的,可不是来游玩的,您弄这么大的阵仗倒会让人误以为江南的百姓都过的十分好,根本没有接济的必要。要知道,陛下为了这次赈灾的事情再三叮嘱,可谁曾想臣到了这里见到的竟然是如此一番景象,到让人诧异了,难不成是有人虚报灾情吗?” 那刺史额头冷汗直流,连忙对着身后的一些官员们使了手势,示意他们赶紧去处理事情,自己则堆着勉强的笑,尴尬道,“姜大人哪里话,不过是这些百姓听说有人前来救济所以一个个都感激的来迎接罢了。臣在职期间勤勤恳恳战战兢兢,相爷一路也该看到了稻田的情况……”说到这里刺史大人老泪纵横,“老臣实在是没了办法,眼看着今年百姓将颗粒无收,臣也十分痛心,绝不敢虚报灾情啊!” 姜末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那刺史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等官兵们疏散了人群这才缓声道,“相爷,姜大人,你们舟车劳顿也辛苦了,下官已经备了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大人定要赏脸才是。” 这一次姜末什么话都没有说,风蓝瑾则是微微一笑,“那就有劳赵大人了。” 名唤赵钱的刺史心里一个咯噔,当即笑的就有了几分勉强。 一个丞相大人竟然初来乍到就能唤出他的姓氏,可见平日中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想到这里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恭谨了些,侧了侧身子伸出手臂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丞相大人,请。” 说罢,自己则跟在风蓝瑾的身后缓缓前行。 墨玄推着风蓝瑾的轮椅,云卿则是一身淡蓝色的祥云长袍静静的随侍身侧,风澜月则是立在风蓝瑾的另外一侧,低头敛目的模样仿佛当真是一个普通的随从一般。 一行人缓缓前行,很快就到了赵钱的府邸。 府邸十分的大,但是也不可能容下三千多人,把银两安置妥当之后赵钱便让手底下的官员安排士兵们去休息。 风蓝瑾姜末和云卿几人自然是留宿在赵钱的府邸中。 赵钱十分十分细心的人,也许因为面对的人是风蓝瑾。所以他显得有几分紧张,把风蓝瑾和姜末安排在了外院的正房中,安排好之后他站在原地纠结的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 不知为何,赵钱偷偷的看了一眼温和如玉的少年丞相,和传闻中一样的温润,风度翩翩,说话也舒缓有力,看上去十分无害。 可是在他的面前,赵钱就是有种放不开的感觉。明明是自己的府邸,明明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