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3/3页)
怪。”伊万轻松地说道,“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 “你们算算,我们进入异海多长时间了?” “四个月……”曹沧答道,“马上就五个月。” “是啊。”卡林说道,“这么长时间,都快半年了。在地球上,这么长的时间,应该跨过了两个季节。” 卡林这么一说,提醒了曹沧。是啊,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他们在异海上并没有遇到季节的更替。气温仍旧和他们刚进入异海一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我们处在异海这个星球的赤道上,那应该是没有季节的变化。”卡林说道,“可是,我们的方位应该在北纬30度靠北一点的地方航行。这个纬度,应该是四季分明的区域。” “能不能这么设想,”伊万说道,“异海所在的星球和地球不一样,地轴没有斜角。” 这个说法,比较让人信服。异海的洋流突如其来的变化,能够为这个说法提供依据。洋流的流动是地球复杂环境的一个结果,地球气候变化的根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地轴的倾斜角和公转轨迹。 照着这个设想推测,异海的环境比地球要简单很多。 不过,简单环境,有时候反而不是件好事,因为复杂环境因素会相互制衡,环境反而相对稳定。而简单的环境,就意味着——极端!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里,地球的表面环境是最复杂、最变换多端的。其他的行星,环境就非常单一。 生命本身就是复杂的碳基结构,且非常脆弱。所以需要在地球这样复杂的>环境里进化。如果环境换成其他的行星或者是月球,任何生命都不会衍化。 现在卡林说出这样的话,也许他已经分析出来一个结果:异海的气候变化一定是非常极端的,根本就没有过渡。 曹沧想到了周姐,看来派遣一个研究气候的学者进入异海,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 “你为什么现在提出这个设想?”伊万问道。 “因为,”卡林答道,“这里每天也是二十四个小时,和地球相比,一秒钟的误差都没有,这说明异海所在星球的自转和地球自转没有区别。异海所在行星的公转也一定和地球区别不大。这里的大环境和地球相差不大,这说明异海与太阳也保持在一个很合适的距离。” 伊万已经懂了卡林的意思:“有变化的只是地轴的偏差。” “现在,我们已经有接近半年的时间,没有察觉到气温的变化了。”卡林补充。 卡林这么一说,曹沧也明白了卡林所担忧的事情,那就是气候极端的变化。 把卡林所说的这些条件加以综合,就能够分析出来,异海是有气候变化的。但是相对于地球要简单很多。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极端的变化就要来临了。因为,他们进入异海已经接近半年。 如果异海有季节的变化,那很可能只有两种,常温和极寒。(极热的方向可以否定,因为就算气候变换,也一定在生物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现在气温已经恒定接近半年的时间了,这说明这个变化马上就要来临。既然是只有两种季节,那就一定是相互平衡的,时间一定是相等的。一个季节半年。 卡林的推测,完全正确。 在八天之后,气候陡然就变了。 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异海的气温直线下降了至少三四十度。这是用人的感觉体验到的数字。在晚间,卡林最后一次上甲板体验气温的时候,差点冻僵在甲板上。 他们身上的衣服不足以御寒。轮船上的物资,也没有特别保暖的衣物,只有棉质的衣物。 曹沧和伊万、卡林把棉质的衣物,一层层地穿在身上,仍旧冷得瑟瑟发抖。 大家都躲到轮机室,靠着锅炉取暖。 可是外部的气温实在是太低了,冰冷刺骨的空气,把轮船整个冻透。 曹沧感觉寒气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不得不尽量靠近锅炉取暖。 第二日,太阳升起,白天的温度应该比晚上有所回升。但曹沧走到甲板上,发现太阳的光芒苍白无力,他根本就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这时,曹沧看向海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海面上到处都在结冰。海面上已经有了成片成片的冰块在漂浮,而且看这个趋势,这些零散的冰凌,会在短时间内,连成一整片。 卡林的担心成为现实,这种极端的环境变化,让人措手不及,根本就无法应对。 异海的气候在短短几天之内,完全进入了严寒的冬季。 轮船上的三个人把食品都搬到轮机舱,这里有燃煤和锅炉,多少可以抵抗外部的酷寒。现在轮船并不需要锅炉的动力来航行了,因为海面上的浮冰越来越大,浮冰之间的间隙,也愈来愈狭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