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节 (第4/5页)
堂和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的毕业生中挑选的,刘冠雄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1887年清政府决定派员前往英国、德国接受订购的四艘新式巡洋舰:“致远”、“靖远”、“经远”和“来远”。为节省数十万元的经费,此次接舰没有另加保险。所以,沿途安全便显得极为重要,北洋海军派出最优秀的官兵参加这次接航行动。四舰各配备管驾官一人、大副一人、留学生二人。刘冠雄被安排在“靖远”号巡洋舰上担任大副。负责指挥这次接舰行动的北洋海军总查、英国人琅威理就驻在该舰。1888年4月,“靖远”等四艘巡洋舰和“左队一号”鱼雷艇驶抵天津大沽,加入了北洋海军。此后,刘冠雄便一直留在“靖远”舰上任帮统等职。 甲午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趁清政府战败之机,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3月,俄国租借旅顺口;4月法国租借广州湾;7月,英国租借威海卫。清政府无力招架,几乎是有求必应。1899年3月,意大利也加入到瓜分中国的行列中,要分一杯羹,提出租借中国三门湾的无礼要求。为了增加“说服力”,意大利还派出三艘军舰来中国炫耀武力,并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意大利人来势汹汹,清政府不知虚实,十分紧张,遂征询海军意见。 刘冠雄向叶祖圭进言说:“意大利军舰万里远航而来,一定疲惫不堪,补给也十分困难,其劳我逸,形势对我们有利。况且,我军现有“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五艘新购的巡洋舰,完全有实力与意舰一战。”叶祖圭十分赞同刘冠雄的分析,并将这一分析作为海军的意见上报了清廷。清廷得到海军的答复,心里有了底,断然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本来就是虚张声势,看到中国方面的态度强硬,只好放弃租借三门湾的无理要求。 正是这一场对意大利的胜利,为刘冠雄扫平了仕途阻力,获得了北洋首领袁世凯及清政府的青睐。 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黄钟英为海军总长。27日,黄钟英致函孙中山,请辞海军总长职务,要求改任海军总司令。黄钟英在函中称赞刘冠雄“资望才学中外共知,实足以表率海军,魇伏众望。”因此,他向孙中山建议由刘冠雄担任海军总长一职,但孙中山没有同意。不久后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权,委任昔日心腹刘冠雄就任海军总长,开始执掌海军。 袁世凯去世后,西南强藩李汉崛起逐鹿中原,成功入主中枢之后不久,刘冠雄作为昔日袁世凯的心腹,为正准备对北洋集团下手的李汉所不喜,很快失去了海军总长之位,虽然仍保留上将军衔,却被调往天津海事学堂担任督办,可谓是大材小用。在1917年天津海事学堂升级为天津海政大学,刘冠雄在任两年期间功劳不小,加上为了平衡死心不小的海军总长汤芗铭,李汉重新启用了刘冠雄跟萨镇冰等两位海军老将,形成了现在的海军三巨头鼎立的局面。 “要起风了!” 站在船头,刘冠雄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口中喃喃。 东南方向隐隐有一股风暴将要袭来,将那一片天都已经染黑,一如刘冠雄如今的心情一样沉重。 一天前这支舰队出港,根据情报以出其不意之势击沉了两艘正在清理海面上中方布置水雷的日本驱逐舰后没多久,就被一直准备剿灭民国海军主力的日本海军给盯上了。未几,这支特混舰队就跟日本海军的先头舰队短暂交手之后开始撤离,只不过因为民国战舰多数都是老式翻新战舰,速度比不得日本的诸多新舰,结果双方一追一撵的,竟然一直无法甩开日本舰队的锁定。如今一追一逃已经一天过去,眼看着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拉得越来越近,如今已经不足15海里,再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就将彻底落入日本人的包围圈内了。 “传令下去,各舰开足马力,目标刘公岛,全速前进!” 擦掉了望远镜上的水汽后,刘冠雄这才收起望远镜,转过身来,对着背后的一个上尉参谋交代一句,转身头也不回的走向了船舱内。 四天前一道总统令合着另一道来自海军部的命令,被一同送到了青岛军港内,不久后又被转送到他手上。 两道命令内容大同小异,总结起来也就那么一句话,他们这支集中了民国海军七成以上战力的特混舰队,如今却担当着‘诱饵’的任务。 是的,诱饵。 由于民国海军力量远不及日本海军,因此,在这次中日全面战争中,从一开始总参谋部就没打算让海军舰队堂堂正正的跟日本海军进行正面较量,对于海军在这次中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战前总参谋部曾经专门向海军高层将领指示道:这一战中,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陆军封锁辽东半岛,sao扰跟偷袭日本舰队及运输兵船,有限制的封锁航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