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4/6页)
然面积几乎等于国家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是所编新军就只有个三十五协,历史上的迪化起义若不是因为革命党中出现叛徒导致新军中的一些倾向于革命的进步军官被当时的新疆巡抚袁大化提前抓扑了,兴许1912年初在南京组建的临时政府成员又要多出一省了! 不过,新疆虽然比起他所选择的四川优势明显,却也拥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不足、民族成分居多、加上外有强邻沙俄虎视眈眈,虽然容易拿下,却很难真正将它建设成工业基地,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他就难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尽量争取在一战前结束国内的割据与混乱局面,争取尽可能的自那一战所产生的高达3003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中谋求一块蛋糕。只有真正的借助了此时的一战东风,才能初步的完成国家的轻工业化改造,跻身世界工业国之林。 相比新疆,四川虽然不如新疆那般容易拿下,却也是他的最佳选择。第一,穿越前就是四川人的他由于曾对家乡的历史做过一番了解,现在已经能够依稀的记得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诸势力。第二,此时的四川并未拥有着与它地位相仿的军事实力,清末满清朝廷训练新军时,四川获得16、17、18三镇的名额,但是至朝廷灭亡时,真正练成的新军却只有第十七镇,还因英人觊觎西藏而常年驻扎康定与拉萨,可以说省内除去数目不菲但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巡防营、巡警营(旧清兵营、八旗绿营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兵力,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九月的保路运动中,满清朝廷还要从那邻省的湖北、陕西、甘肃调兵入川,镇压爱国革命者的原因。 何况此时的四川虽然工业实力不敌东南沿海,好歹经在历史上留下了累累骂名的赵尔丰兄弟还有之前几位总督多年得苦心经营,也算是打下了一些薄弱的工业基础,勉强能够跻身进全国十大工业强省,川东拥有便利的铁路、水运优势,川北铁路基础也很不错。尤其是其富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清末的人口第一大省、近五千万的川人劳动力加上四川天府之国的独特地理位置,足够他在两三年之内,初步的完成工业改造了! 不过四川的劣势也十分明显,省内地势多有险峻,民族成分复杂外加民众几乎七成以上都跟袍哥势力有牵连,虽说一旦给他掌握了四川,好处大大的,但是这些劣势势必在几年后成为制约发展的掣肘。不过,他最终还是要回到四川去的,但是以什么身份回去、又该怎么回去,他心中已经依稀的有了些想法了,剩下的、剩下的便是准备…… 根本没有去接老先生的锦盒,方老爷子原本还想看口,但是见他面上表情坚定,眼睛不自觉的扫过他的顶上头发,顿时脸色一暗便不再说话了! 跟他道了声别,也没有再去惊扰此时正在村长家中询问情况的陆家大少,李汉将他的东西搬上了车之后,便在方老先生跟他的孙女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没有惊扰任何人的悄然驶出了村子,离开了… 目标,正是纸坊镇所在的东南方向!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十三章 义庄(上) 夜幕徐徐的落下了,整个纸坊镇上也因为江夏县老爷下午刚刚接到的武昌府的戒严函文而下令早早闭了城门,城内原本应该拥拥嚷嚷的走号客、遛鸟人也都没了影子,镇上到处是紧闭着的门户。大街上除了那更夫跟夜号的巡防,镇上少有吆喝之声,便是那寻常人来人往的烟花之地、也少了不少龟公、老鸨夸张的招呼之声,或许除了烟馆之外,其他地方都感受到了现今省内糜烂的局势,这大清占据了汉人数百年的江山,要丢了… 这镇上大老爷们感觉惶惶不安,却也完全影响不到一个人的心情,这不,纸坊镇南郊五里外的义庄,此刻那正是骂声笑语、吆喝冲天,在那近百盏巨大的灯笼照耀之下,宛若一座小城般的义庄此时也随着夜晚跟外出征税人员的到来而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或许对于曾经马贼出身的奎盛跟他的义庄来说,夜晚是他们一天收获的开始… “奎爷英明,自从弟兄们跟着您被朝廷招安了之后,许了一营巡防管带的位子,咱们现在在这纸坊镇得地界之上,谁人见了不得给上三分面子,就算是他县官老爷如何,一箱银子抬过去,还是不是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哈哈,痛快…痛快,可比那天天钻鸟山林舒服的多了…” 相比较义庄外围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