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8节 (第1/3页)
“殿下,不就是过个节吗?过春节时,也没见您这样的在意呀?”柳杏儿不解道。 静依笑道:“柳杏儿,你不懂得上巳节的来历,所以才会如此说。上巳节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这个我知道!”柳杏儿抢话道:“西王母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西王母传说是西方某个部落的保护神,还有人称西王母为福寿之神!” 元熙笑道:“柳杏儿,看来,你以后也要多读一些书了。否则,你怕是再没有资格近前服侍王妃了。” 柳杏儿听了一急,“王爷,您可不能这样!奴婢可是自小就跟着主子的。您可别想将奴婢赶走!” 众人听了,皆是轻笑。静依道:“你这丫头,王爷不过是与你开玩笑罢了!” “上巳,是三月第一个巳为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来人们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等。上巳节是许多的异族人也过的节日。你说我怎么能不在意?” “异族人也过上巳节吗?” 静依点点头,“自然了,比如说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等。很是热闹呢。” “那不就是男女订情之日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静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元熙,咱们何时出发?” “可都安排妥了?”这话是问向初一的。 “回王爷,都安排妥当了。马车也已经备好了。” “那好。依依,咱们这就走吧。若是迟了,怕是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 二人上了马车,便向着阳河进发。 这阳河是东西向的,与华阳山不同,却是横贯了整个大渊的东西,是大渊北方较为有名的一条河流。这阳河便在距离封城约有十几里的地方,倒也不算是远。这阳河的其中一支支流,便是从华阳山下而来。 出门时,海棠又给加了一件织锦披风,说是担心风凉。 马车行了约有一个多时辰,便到了阳河畔,早已有数十名官员及其家眷等在那里。 元熙和静依下了马车,便看到了河边儿上已是备好了一些酒席,约有四五十桌。这里是只有贵族们才能举行活动的地方,百姓们则是在稍远一些,不过在这里,仍是能看到那些百姓们正在等着王爷宣布开始祓禊活动。 元熙和静依到高台上坐了,看着这么多的侍卫三三两两地在不远处巡逻,“元熙,你可是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元熙握了静依的手,轻道:“这倒是没有。只是此处人多,日子又特殊,总是小心为上。” 静依点点头,和元熙一起起了身,元熙说了一番祭拜天地神灵的套词,又上了香。便听到一位司仪官唱道:“拜高禖!” 那司仪官话落便看到不少的贵妇们便开始行动了,到了河边,身后跟着丫环婆子,每个人的手里皆是拿了一个食盒。柳杏儿有些好奇,这样的场景在京城可是一次也没有见过,自然觉得新鲜。 柳杏儿看到那些婢女从食盒中拿出了什么东西,然后交由贵夫人手中,再放置到河中。“殿下,她们是在干什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小姐们不去,都待在原地呢?” “这叫临水浮卵,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这是一种早先流传下来的孕育巫术。” “啊?”柳杏儿听了脸一红,小声道:“奴婢这才觉得奇怪,为何那么多小姐们不去呢。原来如此!” 静依打趣道:“这种事情自然是只有妇人们去做才对。要不,杏儿也去看看?” 柳杏儿听了,脸更是红了,忙摆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奴婢不好奇,一点儿也不好奇了!” 元熙自是将她二人的对话听了进去,凑到了静依耳边小声道:“娘子可想去?可惜娘子尚未及笈!不过,明年就能参加了。” 静依听了白了他一眼,“你可是平亲王!众目睽睽之下,您还是注意些的好。” 元熙听了,放声大笑! 静依的脸却是噌的一下就红了! 接下来的,便是曲水流觞了,其实也就是在水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