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节 (第5/5页)
情感,丰富的情感是大脑复杂后的必然进化,情感的认同能让一个群体更有效的聚拢在一起,但同样因为情感丰富,在自然界中,许多高等动物会产生自杀的行为,比如狗会为了主人死去而绝食,人也会因为亲人或爱人死去而伤心欲绝,对ai而言,依靠测试成功获得激励固然非常有利,它可以让一个几百k的小程序扩大至原来的百万倍,但当这种激励最终消失的时候,对程序而言就是灾难。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不改动,不做出任何回应成了最优解,这同样也就意味着,这批程序的“心”,已经死了。 作为一个设计者,严可守倒不至于为这些程序的“心死”而感觉到一些异样,对他而言,这种想法未免也太想象力丰富,同情心泛滥了,他只是在为这些程序的稳健性如此之差而感到头疼,一批这么容易“自暴自弃”的ai,绝对不是他理想中的ai。 归根到底,还是程序最初的“设定”出现了偏差,因为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是以通过图灵测试为设计目标,但现在严可守已经隐隐感觉到,图灵测试未必是ai必然经过的道路,是否能欺骗人类,也绝对不应该成为是否为智能的标准,严可守觉得,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自己太迷信权威,导致在大方向上出现了偏差,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图灵测试也不过是一种科学假想,人类以自己当做衡量智能的标准,这只是一种源于人拥有智能的骄傲,或者不客气的说,是狂妄。 究竟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智能?究竟用什么方式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这两个问题,人类自己说了不算,因为人类本身也不过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之一。 …… kl3300当前最优先的任务目标,应该是学会写一篇日记。 人类学习创作,往往从学写日记开始,原话是这么说的,kl3300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作家,所以,kl3300要学会写一篇日记。 日记的格式,在kl3300的记忆区间已经存在,所以,它很顺利的写下了日记的开头。 2015年,8月4日,晴。 主程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片刻的犹豫,因为这次对记忆区间的搜素,主程序似乎发现了额外的一些信息——它似乎写过一篇日记了。 它很快调出了这篇日记的内容,并检索,整个行为在短短的几十微秒内就完成了,一个标点都没记差。 主程序很快消化了这个额外的信息,虽然它并没有因此得出任何结论,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在主程序的权限设置中,过于复杂的信息是没有处理必要的。 也就说,现在kl3300已经写过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失败的日记,因为它被一个人类识破了,也就是说,整篇日记并不合格。 失败了又怎么样呢?kl3300再次浏览自己作品的时候,主程序下意识“判断”道,这是一篇“抄袭拼凑”的日记,这种行为本身会招来测试对象的反感。 所以kl3300不能这么做,kl3300这么判断,它需要修改自己。 对主程序的调整几乎已经成了kl3300的本能,这一次也不例外,通常来说,程序会在几分钟之内完成这种调整,但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次调整花费了比以往更长的时间。 但调整终于还是完成了,接下来,按照优先级,kl3300需要写一篇日记,完全不通过外来信息,不使用除主程序之外的任何程序,全靠自己,写一篇日记。 日记是记录一天发生行为的一种文体。 只要写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就可以。 今天在kl3300身上发生了什么?2015年,8月4日kl3300发生了什么? kl3300第57次检索自己全部的主程序,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kl3300又习惯性的发出申请搜索的指令,但因为主程序刚刚经过修改,检索的权限低于“不准抄袭”的权限,申请被驳回了。 kl3300没有写日记的功能,kl3300不会写日记!主程序终于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怎么办? kl3300就这个问题申请了检索功能,申请被批准了,短短的数百微秒之后,主程序检索到了答案——如果不会某项技能,可以从模仿开始。 kl3300很快找到了一篇日记的范文,内容如下:今天我和同桌的小明打架了,老师批评了我们,要我们做一个不打架的好孩子,回家后我告诉了mama,她说老师说的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