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4/6页)
种变化最敏感的,除了伊凡,可能就是林泉了。 激动,兴奋,莫名奇妙的心情亢奋,就跟之前看到非洲人的生活一样,林泉深刻的体会到意识网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这种情绪他不是很陌生,这是一种融入集体的强烈归属感,就好像高中第一次军训一样,最后结束每一个方阵走正步阅兵的时候,抬头看到国旗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对,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一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最朴素的感官体验,对,对现在的林泉来说,这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体验而已,他不排斥,当然,也不会让这种感觉完全凌驾并支配自己的全部。 这个自信,林泉还是有的。 不过,这或许仅仅是针对他个人而已,而对于意识网的其他用户,这种感觉,或许就不能仅仅用体验来说明了。 林泉工作的内容现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几天刚刚产生影响的那些非洲人生活画面在这股潮流的稀释下,早已经变成了意识网的小部分,李立天担心的问题已经被证明完全没有必要,这些东西充其量都只是一时的感官而已,就好像人去屠宰场看到被杀的动物,或许当时会有些不忍,但是回到饭桌,他还是照样吃rou,就林泉个人的理解,意识网只不过是把这种个人思想上的细节放大了而已,或许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但本质上都没有改变。 这些意识的出现,让原本“丰富多彩”的意识网一下子就变得单调起来,以前大家在这个网络上分享生活,但是现在,似乎受到这些教徒的影响,逐渐开始“自律”了起来,以前随处可见的许多比较世俗的画面,现在出现的频率似乎变得小了很多,这种“自律”在林泉看来也不完全是好事, 在这些刚刚涌入的信息中,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十字架,上帝,天堂,最虔诚的信仰,以及发自内心的膜拜,在新加入的这些用户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原先的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教徒,意识网似乎已经被他们理解成上帝的杰作,是一种用于沟通神和信徒、或者信徒之间的工具。 在跟这些“新用户”的交流中,林泉还发现许多信仰的狂热的人,他们说愿意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上帝,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共享给意识网,说实话,林泉对这些人毫无好感,后退一万步说,即使上帝真的存在,难道他这么辛苦的费力把一个人造出来,就是让它回归自己? 林泉拒绝了他们的这些建议,伊凡跟他说起过,关于共享比例的事情,当时令他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话:“比起海洋,我更喜欢山峰,因为海洋永远不会有他自己的形状!一滴水妄想靠蒸发自己达到山顶,但即使是到达之后,他还是原来的那滴水吗?” ☆、207 机会 伊凡对意识网的态度,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对工具的要求,只要能足够使用就行,而这一点其实从一开始数千人的小规模状态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过高的比例在他看来,除了方便“维持统治”以外,没有任何好处,一个赵亮的身体对伊凡而言已经足够使用,赵亮的身体仅仅是作为他在生活中的工具而已,他不需要太多这样的工具。请记 住我】而现在随着意识网的快速增长,提高比例就更显得无关紧要,现在魔法的基础提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能使用的,安娜说她最近正在培训一群“会魔法的保安,”甚至还有“会魔法的工人”,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 日华的仓库在第一时间就被搬空了,甚至连那些流水线上刚刚下来的产品,也被李立天迫不急大的传送到美国,与此同时,美国的这股“意识网”旋风也很快刮到了中国,一些消息灵通的宁州人意外的发现,宁州的超市内竟然直接有这种东西卖!价格甚至比在美国还要便宜,真是太好不过了,买过来再邮到美国能赚好几百美元呢! 这毕竟是一个商业社会,市场规律永远存在,很快,李立天就尴尬的认识到,意识网通讯器的销售似乎出现了一些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问题——大量的货物投放到市场,被抢购一空,但实际上的用户增长却远远低于先前的比例,之前50万只通讯器给他带来了三四十万的用户,但是现在,仓库存货进百万全都销售一空,但这个数字增长的速度却开始异常的疲软起来。 一开始因为忙,李立天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不过在中午的时候,路过生产车间,看见有员工正在一大把一大把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问题说穿了只是一句话——意识网通讯器价格卖的太低了,远远低于他的实际价值! 李立天看到的这种现象,已经是销售严重失控的征兆,他也是没想到,就在一夜之间,原先只值几美元的便宜货,在黑市上一度达到数百美元,甚至上千,在一些超市里,开始出现很多专门守在通讯器柜台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