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5/5页)
上,以居高临下的批判态度对待这件事情,然而,一个人真的有立场去批判另一个人吗? 换句话说,人和人之间,究竟有没有高下之分呢? 这个问题在林泉思考赵亮的问题时,就已经有过一些想法,两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本质上却不是,对于这个问题,林泉是保持肯定答案的,而对赵亮的那个问题,他仍然坚持人和人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请记住我 两种答案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这个问题中,所涉及的人就是现在的“事实”,赵亮的问题涉及的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人所有的可能性,否认前者只是否认人的一种特定状态,而否认后者则是否认了一个人的全部,甚至是最基本的存在地位,就好比古代的贵族和平民,在某些时代,贵族永远是贵族,而平民永远是平民,统治者相信血缘是高于一切的,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由他先天的血缘,或者说,外在条件决定。 这个答案林泉是很难接受的,承认了这一点,那就是等于承认人存在着局限性,局限性在这里不是指狭义上的某种人格缺乏,而是广义上的局限性,即一个人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跨越先天条件设下的那道坎。 或许对于人类而言,真的存在那道坎,这一点林泉不否认,但没有道理这个坎只针对特定的人,要承认这一点,那又得引入一个不必要的“上帝”,不管是他的意识还是无意识,他制造了这种差别,对于林泉来说,这样的不必要概念引入很明显是可笑的。 赵亮是赞同后者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应该比自己还更自信,也许正是因为他所谓的“魔法”因素吧,想到这一点,林泉又不可避免的想起伊凡,从几次的接触中,林泉也能感觉到他有着跟赵亮一样的“骄傲”,是什么给予他们这种骄傲和信心呢?难道仅仅是他们所谓的“魔法”? 下次见了赵亮或伊凡,再问问他们吧,现在,还是要先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来。 很明显,在现在的林泉看来,人的平等,只是在可能性上的平等,即两个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因为谁也不清楚他们日后的人生轨迹,但这种可能心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的被固化,以至于人们能通过某些标准来将他们分辨开,而关于那些分辨人的标准,则被我们称之为道德。 从小起,父母,老师,长辈,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学坏,这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因为做坏人在他们眼里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虽然这样的标准是很粗糙的,但它的本质不会变——那就是在他们眼中看来,人是需要被告知,被教育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小孩和大人在教育的这一刻,人格已经有高下之分了,而这种教育明显是非常必要的。 小孩如此,那成人呢?法律规定18岁成人,然而,过了这个年龄的,就真的成熟了吗?不见得,有些人即使活到老死,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糊涂虫的本质,而林泉现在在意识网里面看到的这些人,那些整日沉迷于麻醉品或游戏的快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浪费自己生命的人,无疑是属于需要被教育,被告知的人,因为如果不这么做,那就是真正贬义的自私了——明明看见有人在泥潭中深陷,但却连基本的救助和告知也不给予,只顾自己前行,这样的人,说自私并不为过。 林泉承认自己一直就是一个自私的人,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给过他一点温暖,他自然也没有义务去给他们回报,事实上,林泉有时候就一直想,等他们这代人都快死的时候,听着旁人在逼近的死亡面前,彷徨的忏悔他的一生,或许有人到死都活的迷迷糊糊,而自己却能坦然面对,无怨无悔,因为人生这个游戏他已经看的十分清楚,从他“成熟”的这一刻起,他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这游戏中的一切,死亡,意义,价值…… 皆如是,不过如是,有些问题即使还没有答案,但林泉也能够知道,这个问题有没有答案,其实说到底,哲学也不过跟数学一样,最终寻找和依托的,只不过是那几个很简单的公理而已,只是,限于自身,有些时候即使人们看到了这些,也不会愿意接受或承认。而他是如何幸运,在生命仅仅开始一小半的时候,就能够明白这些。 如果不是因为这份“工作”,林泉想,他是不会愿意分享这种幸运的。 只是,在真正做出行动之前,林泉还是免不了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再次确认,自己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被允许,什么样的就该禁止? 是快感吗?不,吃饭满足食欲也有快感,听音乐,看电影,这些都会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