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2/4页)
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木牛流马制造者是谁?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司马懿听说后,派人去抢了数匹木牛、流马,并将这些木制的牛马拆卸开来,描图画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余匹,一经使用,也与蜀军所造效果一样,奔走进退如活的一般。 于是,魏军也用它们去陕西搬运粮草,自以为得计,“往来不绝”。岂不知,这恰恰中了诸葛亮之计。 原来,表面上看,魏军造的木牛流马与蜀军所造几无二致,但在这些牛马的口舌之内却有诀窍机关。当诸葛亮发现魏军开始用他们仿造的木牛流马搬运粮草时,不由得心中一阵暗喜,便派大将王平带领1000名士兵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makou中舌头扭转,使牛马便不能行动。 正当魏兵怀疑为怪物时,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装扮成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一边燃放烟火,一边驱牛马而行。 魏兵目瞪口呆,以为诸葛亮有神鬼相助,也不敢追赶,诸葛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 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能够“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因而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然而根据现在的能量守恒定律,木牛流马类似于永动机,这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 古今中外,向来延续通用的生产工具,都是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就连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其中说蔡伦发明造纸,也是为了肯定蔡伦,对发展纸浆技术所做贡献,而议定的。 对于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也难免会有所置疑,难道除了毕生,就没有其他人使用石刻的单体字印刷吗! 众所周知,古今运输的工具,独抡车,两抡、四抡、三轮车,都没有具体的发明人。诸葛亮是著名的历史人物,终生身为军谋宰相,并没有创造什么生产工具,也没有发明军事武器的经历。因此要说“木牛流马”是诸葛孔明发明的,很值得质疑与反思! …… …… 第198章 木牛流马(下) 对于木牛流马,郑啸早就耳熟能详,所以当听到杜刚提到的时候,他脱口而出,没想到竟然猜对了。 唯恐是自己听错了,郑啸又重复了一句,“二哥,你听到的真的是木牛流马吗?” 杜刚见郑啸神情这么郑重,他努力回忆了一下,最后很肯定点点头,“没错,老五就是这么说的,肯定是木牛流马。” “诸葛村长,二哥,大家,你们在大厅,我去仓库看看。”听杜刚确认了之后,郑啸呼地站起身,朝外奔去,直奔向仓库的位置,将一大厅的人都晾在了这里。 大厅里的众人都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仓库里的那些破烂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诱惑力,竟然把郑啸这么引了去。 诸葛舟张嘴喊了郑啸几声,见他已经跑远了,不禁笑骂了一句,“这个小子,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 “大哥,那件事你准备告诉郑啸啊?”杜刚在一旁,探过头来问诸葛舟。 诸葛舟深吸一口气,然后点点头,说道,“当然要告诉他,这场血仇已经积蓄了快一年了,也该是了断的时候了,再说他托付要找的人就在他们手中,更要告诉他啊。” “但是,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凶残,他们是有了名的睚眦必报,不择手段,如果不能斩草除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