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节 (第2/2页)
话说出了口: “娘子赎罪,我倒有一言。人生在世,不过须臾百年。你如今也不过是桃李之年。若将人生比作四季,那现在还是盛夏呢,怎么就说这样的丧气话?我那个时候,爹爹死了,娘又改嫁,谁看了都要叹息一句可怜。可我这日子不也越过越好了吗?” 她认真的望着薛令姜:“人生在世,总会有一道坎的。跨过去就好了。” 薛令姜蹙着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和我终究是不一样的。” 她既然这样说,月牙儿也不好再劝。毕竟,有些事旁人就是说出花来,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要看她自己心里如何想。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 元旦既过,紧接着就是立春。 立春这个节气,在这个时候显得极为重要。一年春之始,自当迎新春。立春之日,倒比前几天还要更热闹些。 前一夜的时候,伍嫂便取了一些小铜钱,塞在红包纸里。 月牙儿奇怪问:“这是做什么?如今都不用去拜年了,还准备红包作甚?” “这也是老规矩了,”伍嫂边折着红包边说:“立春的时候,乡下的农人也会进城,沿着各个大商户讨钱,叫做打春。” 还有这样的事?月牙儿挑了挑眉,见她包的铜钱并不多,只有六个钱,便也没管。 等到第二天,果然有几个乡下人,敲着小铜镫,嬉皮笑脸的来要“打春钱”。 这些人也聪明,小店小铺的不入,专往有些名气的店子钻,譬如杏花馆。 吴嫂舍了他们几个红包,乡下人便用粗犷的嗓子唱了一支歌,以作谢礼,祝他们财源广进。 歌声虽然不怎么动听,但却别有一番淳朴的趣味。 也有街坊抱了孩子,特地围到杏花馆门前来听,听得津津有味。 而后也有皂吏送来纸制的五色小牛,说是来“送春”的。 除了送春的,还来了一些登门“拜春”的人。 总之围绕着“春”这一个字,玩出了诸多的花样。 月牙儿之前从没见过这样的事,很新鲜。 临近黄昏,吴勉带着一碟春饼登门。 吃春饼,也是立春的一项必修课。 薄薄的一层烙饼,裹着茼蒿、匪菜等新生蔬菜,以作“咬春”。 尽管知道杏花馆就是做小吃的,一定不缺这些春饼,但吴勉还是亲自做了送过来。 果然,他才踏进杏花馆,便见伍嫂她们在烙春饼。 见他来,月牙儿很开心:“你来的正好,我正想试一试一种新的春饼吃法,你来尝一尝。” 只见厨案上摆着一块软软的麦芽糖。月牙儿反复揉搓之后,用手拉着麦芽糖两端,往长里抻,拉成一个“八”字。 这麦芽糖的延展性极好,在反复拉扯之后,逐渐成了丝状。真如银丝一般。纤细洁白。 银丝糖做好之后,松松堆在碟儿里备用。月牙儿又将吴勉带来的春饼拿出来,用手捡了银丝糖,裹在春饼里头。 “你试试,我觉得这样味道还行。” 吴勉接过,咬了一口。柔软的春饼皮,包裹着柔如云朵一般的银丝糖,咬在嘴里,千丝万缕的甜同春饼的香气交织在一起。酥、松、绵、甜,别有一番风味。 吴勉之前从来没有吃过甜的春卷。吃之前还有些疑惑,但真吃下去。并察觉。这样春卷的好处了。 “你这里面的糖做的极好。” “是吧,”月牙笑的云眉眼弯弯,扭头问一边的柳见青:“柳jiejie,你说好不好吃?” 柳见青拿着一个银丝糖春卷咬了三口,才慢条斯理的说:“还行吧。” 月牙儿心里清楚,她口里的还行,就是很好的意思。 伍嫂和六斤也一人尝了一个。 尝过之后,伍嫂赞了一声好,问:“这样的银丝糖,倒真是很少见。姑娘打算让作坊的人做这个吗?” “未尝不可呀。”月牙儿说。“左右等两天就开工了,叫他们做就好。” 这银丝糖的原料并不复杂,几日后,月牙儿亲自到作坊里。分了步骤教给他们。 原本以为就是一样普通的点心,可令月牙儿没想到的是,这银丝糖却卖的很好。 做好了放出去卖的银丝糖,几乎只要两三个时辰就被抢完了。 正月十五,杏花灯会又开始了。 这一回,倒不用月牙儿怎么费力宣传,便有许多人自发的往杏花巷来——都是空着肚子来的。 杏花巷大大小小的店铺才开张,立刻宾客迎门。 不可不谓,是一个好开头。 第57章 鲜花饼 二月, 春风吹柳绿。几家柳氏排骨加盟店也陆续挂上了大红横幅,准备开张。 裴家的店开张前,裴父特意去店里看了。只见柳氏排骨总店的伙计正在教导他家的新店员, 如何炸制、如何揽客、如何称重……方方面面,说得都很详尽。 等他教导完, 裴父迎上前去,笑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