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2/3页)
国公下意识地就把孙氏给忽略了,将唐璟过来拜见的功劳全都揽在自己身上。 孙氏按例说了些教导的话,镇国公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她说完了,想着自己准备的那些话,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本来还在高兴,心想这回可以说得再多一些,哪知道孙氏怕他们小两口饿坏了,立马就打断了丈夫的话:“那些话往后有的是时间说,先吃早饭。” “……”镇国公忍不住了,“凭什么?” 孙氏一个眼刀过去:“你想让二郎他们饿着?” 镇国公憋着一口气。早知道他就抢在孙氏之前说了,若是他先说肯定没有这么多的屁事了,说不定还能将孙氏一军,真是失策。 镇国公只能认命:“行吧,那就先吃早饭吧。” 其实他不认命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孙氏早就已经先他一步,把这小两口拉到饭桌上了。 唐璟的口味孙氏是知道的,几十年如一日都没有变过。至于萧朝安,孙氏就有一点把握不准了,因不知道她的口味,所以在饭桌上问的就比较多。 这就跟当初晋王妃打听唐璟的喜好是一样的。 萧朝安一一答了。 其实不光是孙氏,就连旁边坐着的唐璟,都悄悄地把这些喜好给记了下来。 这一顿早饭,吃得还比较安稳。之前萧朝安担心的那些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镇国公府里头,并不是她想象的那般。唐璟与镇国公两人,也没有再起什么争执,只是虽说没有争执,可是两个人却也没有说什么话。 萧朝安只当是自己从来没有发现的这样的事,只一心一意吃着自己的东西。 早饭后,孙氏本来还想留着他们一道吃个中饭的,只是唐璟推脱了一下,孙氏也不为难儿子,想着他们夫妻二人回侯府里头,想必要更自在些,便差人将他们两个人给送走了。 只是镇国公对此颇有意见:“你说你,以前恨不得把这个儿子拴在裤腰带上,到哪儿都得盯着,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现在反而狠起心肠来了,连一顿饭都舍不得给他们吃了?” 孙氏仿佛看傻子一般看了他一眼:“二郎自个不愿意留下来,我能怎么办?” “他不愿意留下来,你再多说两句不就成了?那小子向来听你的话,你多说两句,他们夫妻两个人肯定会留下来的。”镇国公对于今儿早训话那会儿的事情耿耿于怀。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个机会,能够跟儿子说几句好话,再表达一下心头的殷切之情,可是他都还一句话都没说呢,就被孙氏打断了。 镇国公到现在都还不服气。 孙氏嗤笑:“我留下他们做什么?我偏不留,偏不让你如意。” 镇国公气急败坏:“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那谁知道。谁着急了就跟谁有关系呗,反正我是不着急的。” 镇国公说也说不过她,只能恼羞成怒地抽身回房。 待唐璟他们夫妻二人回了侯府之后,张嬷嬷便找了个机会寻到萧朝安跟前。她过来的时候,手里头还捧着几本册子和一个小匣子。 不等萧朝安问起来,张嬷嬷倒像是倒豆子一般,全都给说了: “这里头记的东西,有些是庄子里的产出,还有的,全部都是少爷私库里头的物件儿。有一大半是放在侯府这边的,还有一小半是放在庄子里头。少爷从前一直在庄子里头住着,也就这两天才搬进了侯府里头来,只是搬来得匆忙,那些东西并没有全搬出来。” “这私库本来是我管着的。少爷他不嫌弃我年纪大了,仍然愿意让我代管,可我却不能倚老卖老。如今郡主您既然都已经过来了,那这些东西肯定是要交给您的。还有这小匣子,里头转得是身契。”可以说,他们家少爷的全副身家都在这儿了。 萧朝安正要拒绝,就听张嬷嬷道:“郡主您可千万别急着拒绝。” 萧朝安一顿。 张嬷嬷又道:“我这两年跟在少爷后头,仗着自己年纪大,又服侍过夫人,免不了就想对少爷的事情指手画脚。以前郡主您没来,我这指手画脚多多少少还说得过去。可是如今群主您都已经过来了,我却不敢再把手伸得有多长,免得到时候坏了跟少爷的情分,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她说得恳切,叫萧朝安听着,也生了些敬佩之情。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可真正愿意放手的,却不一定会有几个。 她收下了东西,又看着张嬷嬷道:“嬷嬷客气了,往后身边的事情,还得多仰仗嬷嬷指点。” 张嬷嬷笑着应下了:“郡主客气了,你有什么话,直接吩咐就是了。我们这些老骨头虽说不中用,可是寻常的事情,却还是都能做的。” 打从萧朝安这里出来之后,张嬷嬷就跟了却了一桩心愿似的。 这阵子,王管事总在跟她说要放权放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