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74 (第6/6页)
情形异常,怔忪间忙开口问道:“殿下,可是出了何事?何以这般……” 五皇子打断贾珠之言说道:“你且猜一猜,今日本王于宫中见了何人。” 贾珠闻言忖度片晌,方答:“殿下可是见着陛下了?” 五皇子对曰:“不错,然却不尽然。本王还见到贾贵妃,得尝贵妃亲手所烹之茶……”五皇子一面说着一面伸出另一手挑起贾珠下颌审视一番,轻笑说道,“本王虽并非第一次见到贾妃,然今日方才发觉她之容貌与你这嫡亲哥哥,却是并不相像。她反倒更似那贾二公子。然若说性情,察言观色、知情识趣之类,你兄妹二人倒像了十分。” 贾珠听罢不动声色地将头转向一旁,此番乍然闻见元春之事,心下感慨万千,欲询问五皇子元春在宫中可好,却不知当不当问出口。 随后又听五皇子说道:“……想必贾妃烹茶之技正是得你这长兄亲传,虽得圣上褒奖,然于本王看来,不及你这长兄远矣……” 贾珠闻言只觉五皇子分明话中有话,轻视之意尽显,遂忙不迭对曰:“若娘娘所烹之茶不合殿下口味,贾珠愿代娘娘为殿下烹茶,直到令殿下心满意忺为止。” 五皇子听罢此话伸手抚过贾珠脸颊说道:“如此想来,本王口味当真被你养得刁了方是。仪儿,你可愿永远留在本王身边为本王烹茶?” 贾珠闻言随即从五皇子膝上立起身来,躬身答道,不答此话却是另言一事:“殿下慧眼识人,贾珠以为殿下洞晓贾珠品性为人,方愿引贾珠为知己,而非将贾珠当作那骈佞之臣。若为知己,贾珠当两肋插刀、千杯尽欢;若是嬖臣,则请恕贾珠万难从命。” 五皇子见状轻笑对曰:“何必这般一本正经,仪儿,你在畏惧何事?你以为本王会将你如何?” 贾珠听罢一时语塞。 又听五皇子说道,话里有话:“若说本王当真心有所念,亦惟有一事:出自你家的贾妃站在圣上身边,而你,则注定站在本王之侧,与她相对。如今圣上拥有贾妃,本王拥有你,你道是本王与皇兄,谁,更胜一筹~” 贾珠:“……!” 随后五皇子便止了此话题,却道出一句意味深长之言:“想来你于本王这处当值不过数月,不久怕便要重回兵部了。” 贾珠:“……!” ? ☆、第七十四回 瑶琴幽邃管笛轻扬(一) ? 翌日,五皇子便往吏部销假,随后前往步兵统领衙门处置之前所遗诸事。先将当日士兵闹戏院之事提出,将彼时在场三人皆召至跟前审问,其中重伤身亡的巡捕营士兵,五皇子以步兵统领之名出银二十两作为安葬资费,补给其家人。另两名黄元善亲卫则按军法分别罚以一百军棍,二人领罚之后尚需前来五皇子跟前谢恩。而对那赏罚不公的左翼尉寅康,五皇子奏请吏部,免其左翼尉之职。却说那寅康这段时日正跟随刑部诸官一道参与黄元善遇刺事件的审讯,如今因被五皇子免去左翼尉之职,左迁至京外任了别职,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带着对黄元善一事的遗憾,离京上任。此外,对于巡捕营所生的数起哗变事件,五皇子亦毫不容情。不问因由,将为首之人尽皆降职发配,其余从者皆罚两百军棍,扣除三个月粮饷。对于这等惩处责罚,巡捕营众士兵却无有不服之人,皆系五皇子统领巡捕营多年,威望俱在之故,遂与当初的代理统领并其亲信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而五皇子亦趁机将衙中渗入的黄元善亲信一并剪除。而待将步兵统领衙门诸事了却,五皇子又亲手为黄元善书写一副挽联,前往吊唁一番,方前往刑部,与诸会审官员一道审讯左隽。 却说此番会审众官员对此案的态度并非全然一致,甚至可谓是大相径庭。那主审之一的刑部尚书郭应霖自是明哲保身,能拖便拖,在五皇子作为主审官员接手此案之前,这郭应霖皆是以等候会齐主审官员为由将此案撂在一旁,待之前将审讯结果写成奏折上达天听后,便再未审讯过左隽。郭应霖在己心之中将那如意算盘拨得噼啪作响,他此番专候五皇子前来,甚至曾上书奏请景治帝曰:“请饬孝亲王迅速赴任参审。”而此举自是出于两个目的:其一,作为正统步兵统领的五皇子自是此事真正的出头之人,自己如何审判,皆可以五皇子的态度马首是瞻。其二,若是以自己一人的名义呈递出此案的审判结果,此事一旦出甚差错,自己当承担全部后果;而若是与五皇子一道,五皇子“树大招风”,最终由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自会小上许多。 而会审官员之中虽有郭应霖这般惟求自保之人,然仍有刑部侍郎高文铭并了左翼尉寅康这般欲查清真相,为黄元善平冤昭雪之人。那寅康虽因处理巡捕营士兵不公之事被五皇子降职远调,然高文铭尚在,且高文铭亦将五皇子参审之事视作福音,希求五皇子能率领众官查明真相。遂待五皇子堪堪驾临刑部之时,便急忙取了此案卷宗与五皇子审阅,又将左隽从狱中提出,会同众官一道审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