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页 (第1/2页)
谢书尧气得脸都涨红了。 孙主任盯着谢书尧看了好一会儿,摇着头走了出去,最后留下四个字,“刚过易折。” 这四个字真真正正地刺激到了谢书尧的神经。 如果整个学术圈都是这样的乌烟瘴气,那这样的学术圈还有什么好待的? 谢书尧翻出自己手上的学生名单来,将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全都看了一遍,勾勾画画地圈了一些,决定让这些学生都提前毕业。 她将硕士、博士都召集起来,道:“我个人因为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变故,可能会离开京大医学部,你们如果有人有提前毕业的打算,我建议尽快把学位论文写完。” “我会把你们都转到别的教授名下,放心,教授的人品都是信得过的,你们之后在科研路上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与我讨论。” “你们这些在读的博士们,如果有去哈佛做博士后的打算,我可以给你们写介绍信,当然,其它国家的一些高校也可以,只要医药学研究能在国际上排得上名次,我开具的介绍信应该都有用。” “如果是硕士打算申请国外的博士,读全奖博士可能会很难,但这不是问题,你们可以先挂到医药高等研究院去,读全日制在职博士,我自己掏钱,按照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同比例的经费来资助你们完成学业。” “当然,这也是我最赞成大家的一种做法,因为大家凭借本科学位以及手中的成果去申请,都可以申请到这个读书的机会,只不过全奖比较难,但开销问题,我答应替你们解决。” 谢书尧课题组的学员都有点懵,谢书尧让学生们各自回去考虑,三天后给她答复,这三天里,她也要搞一个大事。 实名举报学术圈乱象。 若是不成功,那她恐怕就成为年度笑话了。 谢书尧想不明白的是,科技部的‘盲审’规则究竟有什么意义?孙程写的基金那么烂,因为孙主任给打通了关系,孙程的那个基金都能拿到全A,并且获得了六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包萌和杜岳写的基金就算是拿去其它国家申请国家顶级课题,都绝对不成问题,在国内却被pass了? 真相大概就是孙主任说的那样,有人想用这件事给她上眼药,但谢书尧觉得这种行为不是给她上眼药,而是给她上□□。 三天之后,绝大多数人都给了谢书尧反馈。 除去两个硕士打算留在国内读完硕士就工作之外,其他的人都希望跟着谢书尧出去继续干。 谢书尧把这两个硕士转交给顾兆丰教授,顾兆丰教授问她,“小谢,你真要这样做吗?” 谢书尧顿了顿,点头说,“非做不可。” “可你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顾兆丰教授又问。 谢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