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第20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页 (第1/2页)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站

    博士学历已经是求学路上,最顶尖的学历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拿到博士学历,那就证明他已经拥有了独立从事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而拿到博士学历的人,在不久的未来,都会走上教学科研岗位,去找国家申请各种各样的基金、项目,去为国家培养人才。

    这些人将成为其它学生的老师,将成为被项目甲方所信任的责任人。

    可若是这些人对自己的学术成果都没有足够的自信,或者说他们都没有搞明白自己研究的是个什么东西,那影响会有多么大?

    很大很大。

    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可能会毁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一个不称职的研究员,可能会毁掉一个项目,甚至可能会让整个项目都掉了链子。

    谢书尧能够容忍博士论文中存在一些瑕疵,但如果出现数据造假、实验造假等学术不端的问题,她绝对不会通过。

    该给C就给C,放任这些人顺利毕业后,他们会辜负纳税人的信任,会祸害纳税人缴上去的钱。

    博士论文的体量较大,动辄十几万字,谢书尧就算看论文的速度再快,那也至多一天看三篇。

    这三篇文章里,至少会出现一篇C。

    不知道多少打算划水划到博士毕业的人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被谢书尧一脚踹回了学术大坑里。

    更可气的是,他们猜不到审稿人到底是谁。

    倒是有一些人猜测过会不会是谢书尧,可是这些人有觉得谢书尧资历不够,又将谢书尧给排除在外了……谢书尧深藏功与名。

    有句话叫‘自信源于实力’。

    杜岳和包萌跟着谢书尧读硕读博的这几年,看过的文献有数千篇,只要是与他们的研究领域稍微沾一点边的文献,他们都看过,还接触到了相当系统的科研逻辑训练。

    看他们的博士论文时,哪怕内容深奥了些,但这并不影响其它教授沉浸在那种顺畅逻辑中所感受到的震撼。

    国内外研究现状没有一丝一毫的赘余,所有的研究现状都是在为存在问题做准备。

    提出存在问题后,杜岳和包萌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那些实验也是相当精准的,有些数据能用,为什么能用,有些数据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在这些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杜岳和包萌都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解释,而非像谢书尧看到的那些博士论文一般,很多人呈现在论文中的数据都是经过主管挑选甄别后的。

    实验数据翔实可靠,后面的分析讨论部分更能显示出这两位在科研逻辑上的高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