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1页 (第1/2页)
“成绩是他们考的,英语是他们学的,本科阶段怎么努力也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日子更是他们自己一秒一秒一天一天过出来的,我哪能决定他们的路?” “我的要求看似很高,但仅仅是昨天一晚上的时间,就收到了将近一百四十份简历,而我最终的招生名额只有六个,如果京大医学部也给名额的话,那我最多会有十二个名额,在已经将很多人排除在门槛外的前提下,淘汰比依旧超过十比一,现在还觉得我设置的门槛高吗?” 谢书尧掏出手机来看了一眼,将邮箱大师的界面对准那记者的镜头,又道:“我现在纠正一下数据,现在已经收到三百七十多份简历了,这些简历都是我的学生帮我筛除过后的符合基本条件的简历,截止到目前为止,淘汰率已经达到了三十比一。” 谢书尧关掉邮箱大师的界面,看了一眼时间,补充道:“在最后,我要扎一下很多人的心。我的科研团队有着放眼全国最齐全的实验设备,只要他们踏实努力,都无须为做不了实验担心。” “科研经费也是相当充足的,我不需要跟着我搞研究的研究生为我省钱,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完成研究任务就好。如果他们完成过程中比较吃力,那我也能接受,因为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我亲自带的。” “我带着二十个研究生,会清楚地记住每个研究生做什么,需要看哪些方面的论文,需要了解哪些行业最新动态,每个研究生只需要盯着自己面前的事情做,他们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懒吗?懒是理由吗?” “我能提供的科研条件、福利待遇,已经算是学术圈内的顶尖了,顶尖的条件要求顶尖的人才。奉劝那些被我的条件刺激到调教、刺激到暴躁的学生一句,你们的努力,配得上这么顶尖的条件吗?” 金陵晚间媒体的记者拿着拍摄的视频回到了公司,心情那叫一个沉重。 这样的内容直接报道出来,怕是有些太直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肯定是要剪辑一下的,但谢书尧说的东西,谁敢剪辑? 万一自己的剪辑没有领略到谢书尧说话的意图,再被谢书尧给告上法庭,那该怎么办? 谢书尧背后站着的可是法律圈内让人闻风丧胆的周红英啊! 那记者和领导打了申请,考虑到谢书尧的脾气有点火爆,一点就炸,金陵晚间媒体的主编决定把这个视频给‘原滋原味’地放出去。 这位主编没想到的是,《百姓日报》竟然引用了谢书尧的许多话,针对每一句话都做出了拆析,诸如‘大学生的本质依旧是学生’等,竟然发布了一篇相当长的社评文章,指出了目前诸多高校都存在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