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5 (第2/3页)
就要饿死他乡了。 这也是为何李睦一到广陵,就派人去请刘备前来犒军的原因。 寿春送粮的消息是和周瑜大胜的消息一同送到的,想到此行既得了城池又得了袁术在寿春城里的屯粮,李睦心情极好,自离开吴郡起就一直盘踞心头的巨大压力终于消散了不少,整个人轻松下来,愈发觉得疲惫。 看着李睦脚下打飘的样子,太史慈也不忍她再跟着巡营。于是干脆将她送到军帐门口,看她进去了,又吩咐亲卫放下帐门,见帐中连灯火都没点就直接没了动静,不禁失笑,摇了摇头,转身又继续巡营。 然而却不想,原定明日上午才能到的军粮连夜就到了。 更想不到的是,竟是周瑜亲自押粮。 太史慈闻讯时,营门前已有认得周瑜的兵士将他引至后帐卸粮。轻甲上覆满了尘,以至于在熊熊火光中都反不出光来,只一双眸子亮如星辰,见太史慈赶来,遥遥就朝他拱手致意。 “张文远骁锐善战,甘兴霸的副将李泰又是水上豪杰,有此二人驻于淮水,除非曹cao不计伤亡强攻,否则必不得过。”不等太史慈开口问他为何会送粮而来,周瑜就率先将淮水上与曹军对峙的形势简要说了一遍。 张辽原在皖城防范袁术向江夏出兵,曹cao出兵的消息一到,周瑜算准了袁术没有不顾曹cao强下江夏的气魄,就令他速往寿春合兵。也正是借着这支昔日跟随吕布东征西讨的骁勇骑兵,水陆并进,一举打垮了袁术抵抗的决心。 既然一切都安排妥当,他这个主帅亲自送一次粮,似乎也并无不可。 太史慈当然知道他究竟是为何而来,看着他衣甲上的征尘,他甚至还知道这一路送粮,周瑜多半是让粮队先行,他处理完粮队走后的军务再快马赶上来汇合,应该昼夜未息,这才只比传信兵晚了半日。 “既然来了,怎不先去见一见阿睦?”想到李睦听闻寿春送粮将至时双目放光的模样,太史慈就不禁失笑,若是能见到周瑜为她赶这一趟,想必更要高兴。 两人边说边行,仿似查看粮草,又好像是商议军机,将正忙得热火朝天的众兵士渐渐甩在了身后。 周瑜淡淡一笑:“我来送粮是一回事,来看她又是另一回事,只消她明日清晨睁眼就能见到我,现在又何必吵她安睡?” 他进营时刻意往李睦帐前绕过,见帐中灯火已熄,知道她必是已经睡了。一路急赶,确实是想早一刻见她,但既然终究还是晚了,那在令人通报吵醒她和再等一夜之间,周瑜几乎想都没有想,就选择了后一种。 在寿春时时挂念,不知她在广陵是否安好。李睦虽不是没住过军营,但却是头一次在前军,更何况,这小女子什么都可以随意,偏偏对入口的东西挑剔得很,就连喝一口水,也是没煮沸的不喝,隔了夜的也不喝,啃个干粮更是眉头皱得一塌糊涂。太史慈素重军纪,想来也不会在军旅之中行猎,也不知李睦那一袋rou脯吃完了之后会不会每每捧了碗就皱眉头。 军报写了一封又一封,恨不得时时刻刻往外送,然寿春的局势终究不是寻阳,要赶在曹军到来之前速战速决,就经不得日日遣传讯兵士来回。 于是,寿春局势稍定,他就立刻随送粮队同来。尽管歇不到一晚就又要赶回去,但站在军营之中,知道她就在不远处的军帐中睡得安稳,一路的急切也就仿佛都不存在了。 太史慈想到方才李睦累极的样子,倒是很赞同地点了点头,看周瑜的眼色之中也多了一分笑意。 “更何况,瑜此来,正想为求娶阿睦一事,与子义兄相商。”周瑜慢慢停了脚步,侧身抬手,朝他躬身深深一礼,“瑜心慕之,望兄成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