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4 (第1/3页)

    刘备就是被这一支精兵杀得毫无还手之力,仓皇之间从小沛逃往下邳,又被生生围困在城中。

    昔日孙策将下邳城交给曹cao时带走了大部分的屯粮,仅留了少数直接发给了城中百姓,刘备初到徐州,本来一心指望再过几个月的秋收能兑现他招买兵马时许下的粮饷,此时被围,又哪里来的余粮能支撑?

    赵云突围前,城中军营里刘备那些新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已经发生了两次哗变。他一路马不停蹄,片刻不息,就是担心自己终会晚了一步。

    本来刘备袭取徐州的时机选得很好,随着公孙瓒的败亡,袁绍与曹cao的摩擦日益加深,又有袁术僭号,就算曹cao出兵,也定是以攻打袁术为先。

    他知道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并无久踞徐州的打算,只想待曹cao和袁术交战之时,拖过这个秋天,他就带着徐州的兵马徐州的粮,立即北上青州,投奔袁绍。

    在他看来,曹cao虽然可怕,但还远不及袁绍之势,四世三公的积淀,显然胜算更大。而徐州的兵粮,就是他能在袁绍面前挺直腰杆的底气。

    他根本想不到,在曹cao眼里,他刘备比袁术更讨厌。简直就像是骨中钉,rou中刺,不趁早拔除,就会发脓生溃。

    “请公子发兵救援!”赵云言辞简要,将刘备从小沛到下邳城中的遭遇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他离开下邳时刘备倒是叮嘱过不能直言曹军锋锐,以免李睦生出畏惧之心,直接甩手就折返江东。

    然而赵云心知李睦实与周瑜虚实互掩,不可能折返,更不愿欺瞒实情,让她错估形势,平白损失兵马,他只能尽力恳求,若李睦还是不肯发兵,那他再回下邳死战也就是了。

    “传令全军备战,请太史将军及张将军商议军情!”

    扬声传令,看着赵云紧绷的身形微微一松,李睦却心里没底。

    眼前要她和曹cao打是不可能的,曹cao的行军速度那么快,再加上赵云说夜袭时的犀利骑兵,不由她不立即联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虎豹骑。且不说她本就不想为刘备白白耗费兵马,就算是出于唇亡齿寒真心想救,江东擅水战,唯一一支由凉州铁骑组成的骑兵由张辽所领被周瑜带去寿春了,她凭什么从虎豹骑手下救出刘备来?

    然而她以刘备之情出兵渡江,若见死不救,往后又有何人还敢与她结盟?

    而若要等到寿春的消息再送回来,少说也要三天之后,那还是没遇上曹军先锋的情况下。当真是进退两难。

    直到此时,李睦才霍然意识到曹cao有郭嘉和贾诩,刘备也会有徐庶和诸葛亮,但江东才俊,能治理城县民生者大有人在,可真正能随军为谋,制定战术的谋士,竟一个也没有!

    只有周瑜……既是谋,又为将……

    印象里,东吴应该还有个凤雏庞统后来也投靠了刘备,和卧龙争锋?也不知现在这个庞统在哪里,李睦暗暗盘算待回到吴郡后好好打听一下此人,再带孙绍一同上门拜访,总不能再让人跑到刘备那里去。

    正胡思乱想间,高顺已到帐外。

    “方才斥候来报,有一支船队自淮水上游而来,打商旗却不见吃水,子义兄已率部赶去,临行前嘱我转告公子,可准备传令整军北上了。”

    高顺显然并不明白太史慈那句话里传达的意思,也想不到那一支船队有何特别之处,淮水上船来船往,就算商旗有假,与他们又有何关系?

    然而,李睦却是一下子反应过来——他们真的截到袁术了!

    算一算时间,她送到周瑜那里的军报应该刚到不久,袁术这时间都到了广陵附近,那他离开寿春就应该早于她那封军报。

    要么是周瑜和她想到一处去了,早早就放袁术脱身,要么就是袁术在周瑜兵临城下之时,不战就弃城了。

    不管是哪一种,对李睦而言,都是好到不能再好的消息。寿春城中走了主帅,周瑜那里的战事定能事半功倍,而袁术现在到了广陵,更等于是从天而降落下个和曹cao谈判的筹码砸到她头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