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8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82 (第3/3页)

穿这一身衣甲已是为难,将军若再不起,我面上可就难看了。”扶住甘宁肩侧的手丝毫用不上力道,反倒像是借他的肩膀撑住铁甲的重量。李睦可没有和甘宁比力气的企图,扶个肩膀也不过是做个姿态,发觉他身形如山纹丝不动,也就不再白费力气,长眉舒展,带起一丝故作为难的笑意,干脆直言。

    甘宁微微一愣,转而朗声大笑,朝她再抱拳躬身:“宁谢将军成全!”话音未落,即刻起身,干脆利落。目光掠过,再朝周瑜笑着点一点头。

    由“权公子”变为“将军”,李睦眉毛一挑,顺着他的目光回头再看周瑜。只见这笑容温和的男子不知何时已在右首坐下,一手虚按于身前的小几上,五指修长,骨节分明,一派斯文,清眉朗目,这一身战甲在他身上竟生出几许说不出的清雅意味来,令人全然无法想象他横枪立马,冲杀于敌阵之中势不可挡的模样。

    只是李睦却从他的眉眼之中的笑意里,看出似乎有什么极为重要的事,就在刚才那一瞬间尘埃落定,如他所料。

    想到这里,李睦又看了甘宁了一眼。

    ☆、第九十三章

    巡了营,再见一见那个让甘宁为之俯首的苏飞,李睦不能论及封赏,却仔仔细细一个营一个营的巡过去。

    周瑜原来从下邳带出来的人马,由吴郡调集的人马,再加上一路攻伐四面来投的军士,以及江夏城破之后的降兵,万余人马分三面城门驻扎,每一处都是营帐如云,除去巡哨的,驻防的,以及斥候传讯兵,也有一半的兵马正在cao练或者休整。

    就是这副铁甲实在太重了!简直就是负重徒步,极限挑战。初时还觉得风过微寒,才巡完一处军营,李睦就已经出了数身大汗。

    程普跟在她身后劝了几回,李睦只回头笑一笑。顶多也就驻步歇一歇,或从亲兵手上接了水囊喝口水。本就是要招揽人心,上阵打仗她不行,也就只能在这上面下功夫了。

    不但走遍全营,从下邳出来的兵士里,但凡是昔日在周瑜军帐中见过的面孔,她都还能叫得出名字来,以前问过家住何处,家中还有何人的,还能再追问一句家人如何。

    甘宁是重义之人,他手下八百健儿他就个个识得,人人熟悉,此时见李睦也是如此,自是大有认同之感。而程普却是暗暗心惊,不动声色地目光扫过自始至终都一言未发的周瑜。

    要知道,下邳的兵马,除了留在宣城继续剿山越,防备袁术的高顺之外,大半都是周瑜一手带出来的亲信,李睦如此,落在旁人眼中,招揽的就是周瑜军中的人心。

    周瑜依旧是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明媚的春日照在他一身灿亮的银甲上,亮得人眼前发晃,即使站得这么近,也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没人知道,李睦一连背了几晚的军中名册本就是出自周瑜之手。

    所谓明争暗合。

    整整一天,才终于巡完一处军营,待李睦回到郡府中的住处时,哗啦啦脱去衣甲,整个人一下子仿佛轻得能飘起来,却连抬腿的力气都没了。

    巡营三日,再休整一日,留甘宁于西陵应对刘表,调吕蒙入寻阳为援,高顺入皖城扼断袁术从后来袭之路,守住粮道,便启程赶回吴郡。

    周瑜点一支数十人的亲卫骑兵,一出城门,就纵马行到李睦身侧,与她齐头并行。

    自寻阳城中李睦应下继续冒认孙权之后,他两人便再也没提起过之前的那一场争吵。

    纵然刘备朝周瑜寻衅时,李睦还会恼怒发狠,挫其锐气,甚至生出就此将他扣下的念头,李睦要巡营前,周瑜也会在军报里暗藏军中名册,由她在军中立威,但这看似与往常并无不同的彼此照应,相互打算,却隐约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