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7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74 (第2/3页)

阵决断,遇事知机,瑜必负荆登门,求娶太史长女,以余生而偿。若背此诺,他日必万箭……”

    “周瑜!”李睦咬着牙瞪眼看他,眼眶发涩,指尖都在发颤,“阿绍今年才六岁,何时方算长成?十年?还是要待他二十及冠,三十而立?”

    “我不是软性可欺之人,做不来曹cao手里的汉献帝,更做不来握重权而不越雷池的曹孟德!你若要我为孙权,替孙策守住这六郡之地,他日我便偷梁换柱,养废了孙绍,再把这片孙氏基业留给我自己的儿子!”

    李睦也是豁出去了,她不知道周瑜发的什么疯定要她冒认孙权。原来心里的歉疚,惶然在他坚定地认死理般不可动摇的眼神里统统变成了心底的火,烧得她头脑发热,额角眉心的神经一抽一抽地生痛,肩骨疼,颈骨疼,浑身都疼,刚刚喝下去的两口冷粥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胃里隐隐作痛,浑身都在发抖。

    不想周瑜闻言忽地一愣,脱口而出:“我周氏子弟若要建立一番功业,或疆场拼杀,或帐中献谋,无需倚靠家中之势!”

    “周瑜你不要脸!”李睦被他气得实在站不住了,扶着军案就地往地上一坐,蜷起双腿捂住仿若火灼般的胃,一面又狠狠将案几上她刚刚收拾好的竹简呼啦一下尽数又扫落到地上。

    其中一卷正好落在周瑜足前,字迹端逸,却又有数道圈划更改之处,正是他写给族叔,请其北上向太史慈求姻的那一卷改了又改,还未及誊写的笔稿。

    “阿睦……”

    竹简飞落的时候,李睦侧了侧头,瞥到那厚重的竹简朝着周瑜的脚面砸过去,下意识就伸手拦了一拦。不想气力不支之下反应慢了大半拍,才抬起手来,竹简已然落了地,好在没有落在周瑜脚上。

    然而她这一侧头,眼角的余光也正好就瞥到上面的“叔父尊鉴”几个字。

    “现如今,还要此物做什么?”李睦讽然一笑,“不敢劳烦令叔白走一趟,来回奔波,都免了吧。”

    周瑜薄唇紧抿,见李睦拿了那竹简就要扔进火盆,连忙上前去抢:“阿睦!以你如今的威望,孙权足可继承六郡,他……又怎能容得下你我!”

    李睦冷笑一声:“我换回女子装束,光明正大嫁你为妻,他还能与一个妇人计较斗气,假公济私么?”

    周瑜惨然一笑:“如今寻阳兵马是进是退,只凭我一句话而定。吴郡固然还有几位昔日追随乌程侯的老将,但其麾下兵士却多是我随伯符四方征讨时新投于军中。即便只论原来的孙氏部曲,经过当年丹阳当渚鏖战数月,至少半数也会听我号令。吴郡的印绶固然是交到他手中,军权却尽在我手,即使他要收回去,我若执意驻军寻阳,只需说一鼓作气攻下江夏,以祭奠伯符亡魂,告慰乌程侯之灵,他纵然反对,我点将台上一旦击鼓升帐,将士军马,必然一人不少!”

    “如此……一旦战事稍定,局势稍稳,岂不同范蠡寄书,韩信临刑?”

    终究……还是要说出来……

    周瑜胸膛起伏,仿佛又看到那药使恭恭敬敬地端来药碗,又奉上笔墨和素白的细绢,请他“留下手书,以告慰家人”时的情形。手背青筋暴起,指节发白,语声顿了一顿,咬了牙又说一遍:“他岂能容我!”

    更有甚者,上一回没有李睦,他尚有可能保全家小。而如今李睦锋芒已露,孙权又怎能容她!

    纵惜其擅算之才,多谋之力,吴郡的郡府后宅,也不会多她一个就住不下了。

    他如何能让孙权继承六郡?

    李睦心里一惊,猛地抬头望向周瑜,突然想起历史上这位兵马大都督似乎是……暴病而亡?

    三气周瑜是歪解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