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64 (第2/3页)



    而着了曲裾的人仿佛也更纤细了几分,腰身款摆,步履轻浅,即使妩媚不足也自有一股窈窕风致。

    周瑜还是第一次看到李睦恢复女子打扮,米分黛不施,发髻未梳,眉还是那略带凌厉英风的入鬓长眉,眼还是那双明澈清透的眼,一束黑发整整齐齐在脑后扎成一束,无钗无环,说不上艳丽,谈不上端温,却如同雨后青竹,婷婷而立,青翠得仿佛镀了一层闪亮的油光,秀雅清朗,清新迤逦,令人舍不得移开目光。

    “怎样?”李睦展开双臂,在周瑜面前转了一圈,唇角轻扬。

    虽说这曲裾她费了许多功夫,好不容易半摸索半胡来着才穿好,穿好后连迈个步子腿也抬不起来,很不自在,可这裙裾及地,腰封束腰的款式,露一点点脖颈,交领于身前,不用找湖找井地照,她就知道一定好看。

    “不错。”周瑜依旧笑容温和,暮色中,目光隐隐映出漫天的晚霞,再落下李睦的身影在其中展臂转圈,宽袖飞扬,曲裾如旋,宛若翩然起舞。

    “那就照这个尺寸多做几件!”李睦一拍巴掌,目光闪了闪,回身在跟在周瑜脚边仰着脖子一脸糊涂的孙绍头上揉了一把。

    “二叔……”

    绕膝的曲裾有些蹲不下来,李睦就弯了腰,凑到小家伙面前,指了指自己,又往孙权的住处指了一指:“以后可不能再叫我二叔了。记着,你二叔在那里。”

    孙策来了,也就是说,她这个孙权也该“身体不适”了,然后待到真正的孙权伤势恢复,再重新“出山”。

    不得不说,现在北上,无论时机还是用意,周瑜都算得极准。无论能不能接应甘宁南下,从今往后再有人要问及她,大可就说留在江夏联系内应了,再送孙权一桩功勋不说,没打下荆州一天,孙权的消失都理所当然。

    而李睦从此,算是正式不用再穿男子的短褐了。这曲裾……自然是要再多做几件。

    第二天一早,一连下了三天的雪总算是停了,李睦趁着孙绍还睡着没醒,提着衣裙,带上帷帽,就跟周瑜上了船。

    她是“孙权”穿了女装扮“黄月英”,更考虑到此行入江夏实不宜带满身军伍气息的亲兵护从,周瑜特意点出近十日来从邻近县城过来投军还尚未被编整进队的一百余人,加上原来黄月英那条船上剩下的数十人,凑齐了两百名即使李睦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丝毫认不出她眼熟的人来,将原来船中的“军奴”之数补齐,一同沿江北上。

    江面没有封冻,却还是有细碎的冰块沉沉浮浮,在初晨的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芒,两百人分五艘船,缓缓徐行,比来时不知慢了多少。

    经过蓟春时,船就被拦了下来。李睦大大方方走上船板,将黄月英给她的黄射手书拿出来,口口声声请蓟春的守将代为赶赴西陵向族兄传信,请其派人前来接应。

    蓟春守将陈柯就算原本还有几分怀疑,但听得兵士来报李睦一介女流手执黄射手之中言辞又极为亲近,一下子就想到了旁的地方去。

    不及披件厚外衫就直接冲到码头,遥遥朝着他们的船就是连连躬身,一面殷切地请李睦进城往驿馆歇脚,一面扯了嗓子大喊:“卑下立即就派人去传信!不,卑下自己去,这就去!”

    “下帆靠岸,不要下船,让他派兵沿江列阵驻防。”周瑜站在船舱中,与李睦前后只隔了一道竹帘。

    听李睦遣了人喊话下令,陈柯先是一愣,随即立即忙着应诺,回身传令驻兵,还不忘遣人将李睦送来的黄射手书并着“薄礼”一并送上船来。

    身边的亲兵见自家将军一扫平日里骂骂咧咧的坏脾气,居然变得多礼起来,不由诧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