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_分节阅读_191 (第1/2页)
可这一切又与他有什么关系? 范雎可还没忘记苏云卿说不放心他呢。 苏云卿是昭襄王亲自点名要带着的人,带一个女人上战场,且是这么一场关键大战的前线,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这个女人十分重要且关键,范雎断定,苏云卿一定知道更多的事情也更加清楚昭襄王此时的心态。 那么之前苏云卿的话就值得深思了。 她到底是仅仅代表她自己在说这话,还是其中有昭襄王的意思在? 眼见着范雎的思路要跑偏,苏云卿看着范雎那越来越不好的脸色抽了抽嘴角。 讲真啊,她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总是有人能把她那明明很简单明白的话自己脑补出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来。 有意思吗你们! 脑洞大了不起啊! 然而苏云卿并不打算让范雎的思维跑到奇怪的地方去,因此她很干脆的打断了范雎的思路,开口说道:“丞相觉得,如果赵国面临灭国的危险,他们会怎么做?” 人在绝境之中为了求生那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更何况是赵国这样一个老牌大国。 范雎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我是赵王,就会一边派人去其他国家求援,一起合纵共同对付秦国,另一方面派人去秦国,不为求和,只为给秦国制造内乱。” 有点脑子的都知道,秦国和赵国的战斗力半斤八两,谁都没比谁强太多,如说过赵国被打的残血要跪了,那么秦国恐怕也好不了多少,这种时候秦国国内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内乱也就变得格外容易,而一旦秦国内乱,那么秦国便不得不撤军了。 苏云卿看着范雎却又补上了一句:“丞相的办法很好,可如果是我,还会再多加一手,我会派人去秦国收买说服秦王身边的大臣,然后让这些大臣在关键时刻劝说秦王撤兵。” 秦国的压力本就很大,这种时候昭襄王身上的压力只能更大,而只要赵国努力坚持住一段时间,昭襄王自己就会摇摆不定起来。 当年燕灭齐国,之后齐国又反灭了燕国,再后来燕国又再次复国……这活例子并不算太远,虽然这事说起来跟闹着玩似的,可昭襄王一定明白,如果实力不够,如果给其他国家可乘之机,是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个机会的。 尤其是秦国的形象向来不怎么好,一直都是各国想要合纵解决掉的对象。 在昭襄王权衡利弊的时候,只要有他身边信任的大臣在他耳边多劝说几句,昭襄王必然会改变主意。 范雎当然知道这是个好办法,但他还是不明白这和苏云卿来找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苏云卿觉得他会被赵国收买吗? 想到这里,范雎的脸色当即就不好了,他也不遮掩,而是直接问了出来:“你对我说这样的话,是在疑心我到时候会被赵国收买吗?” “是,”苏云卿无视范雎愤怒的眼神,十分坦诚的说出了这句话。 她这话也叫范雎彻底的愤怒了,他当年受尽屈辱入秦,之后得到昭襄王的赏识与重视,对他委以重任,范雎承认他是个小心眼睚眦必报的人,但有仇要报,有恩就更要报,他这些年兢兢业业对秦国忠心耿耿,一心辅佐昭襄王成就大业,可此时苏云卿却说他会成为那个阻碍昭襄王的脚步,甚至是被赵国收买给昭襄王拖后腿的人。 这能忍? 果断不能啊! 可没容得范雎这脾气发出来,苏云卿便继续说道:“丞相自然不是轻易就能说动的,与大王的利益比起来,哪怕是把金银美人放在您的面前您也不会动心的,可如果放在您面前的是白起呢?” 面对白起,范雎真的能不动心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 苏云卿直视范雎:“我自然佩服丞相对大王的忠诚,可丞相也是个有私心的人,甚至丞相的私心很重,报复心也很重,在面对扳倒多年的老对头或者任由老对头更进一步彻底超越自己这种选择的时候,您显然会选择第二种。” 苏云卿的眼神太过锋利,她这样直视范雎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失礼至极,可在最初的愤怒过后范雎却不由的问自己,他为什么愤怒? 做了这么多年的秦国丞相,骂他的人,侮辱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毕竟昭襄王还被其他六国的人骂呢,更何况范雎,因此范雎的涵养是很好的,他不会轻易为了这种话而愤怒进而失去理智。 那么此时的他为什么愤怒? 范雎猛然意识到,他之所以愤怒,只是因为他自己想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