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2/3页)

一张彩色的照片递给鲁盼儿。

    蓝色眼睛、披着长长卷曲金发的女人抱着黑发黑睛的小婴儿,婴儿笑得露出两颗莹白小牙,真是可爱得不能再可爱了。

    鲁盼儿看着照片,爱不释手。

    外国女人看了出来 ,便笑着说:“这一张送你了,我与宝贝再照一张留念。”

    “谢谢你们。”鲁盼儿收下了,虽然家里也有相机,但外国人拿的相机又不一样,直接就能出照片,而且这张照片还是彩色的。不过,收了人家的东西,总要回礼的,出门在外又没带什么合适的东西,鲁盼儿一下子想了起来,赶紧拿出钥匙串,解下那只彩色玻璃绳编的金鱼,“送给你。”

    “好漂亮!谢谢你。”

    “这是我jiejie编的。”丰美也用英语说。

    “原来你也懂英语。”外国人的目光转向一家人。

    梓恒笑着伸出小手摆了摆,“hello!”

    跃进和丰收也用英语招呼了一声。

    外国人惊呼,“我以为中国会说英语的人很少呢。”

    杨瑾笑着说:“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懂英语的人会越来越多。”

    “正是因此,我们才能到这里来。”

    “祝你们的中国之行愉快!”

    吃过美味的烤鸭,回到家里,丰收和丰美还在议论刚刚的经历,“没想到我们与外国人用英语了会话!”

    鲁盼儿便笑着望向丈夫,还在几年前,他曾告诉自己学英语可以与外国人交流,那时自己还不信呢。没想到,如今竟然已经成为现实了。

    杨瑾也想起了那个周六的傍晚,那一阵阵的轻风,还有懵懂可爱的鲁盼儿,不由得露出微笑,其实那时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会如此快速地到来了。

    第155章 北大才女

    转眼就要过年了, 同学们来到杨瑾和鲁盼儿新买的房子聚会。

    钱进、赵新月、蔡颖、陈大为,还有最早调回北京的徐菲和回家探亲的顾铁山, 又有顾铁山带来的章丽雯。

    “你们都不知道章丽雯也回来了吧?”顾铁山进门就大声说:“她在广播电台工作,过年只有一周假,后天就要回去了——她本来不想参加,是我一定拉着她过来,大家现在天南海北的,见一次面不容易。”

    自从高考时在襄平县匆匆见过一面,鲁盼儿再没见过章丽雯,便热情地招呼, “丽雯姐,你回北京怎么不告诉我们?”

    “你们都回了北京, 只有我一个还留在那边,”章丽雯满脸委屈地说:“我怕你们笑话我!”

    “谁也不会笑话你的, ”鲁盼儿拉着她坐下,“别忘记了,我的户口还在红旗九队呢。”

    蔡颖也笑着开解她,“我虽然回来了, 可还没分配工作, 在家里待业。”

    “就是嘛, 有什么想不开的?”顾铁山大大咧咧地说:“省城不是挺好的, 在哪儿都一样参加革命工作!”

    章丽雯生气地说:“最好你一辈子别回北京!”

    “我?我是军人, 部队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鲁盼儿看章丽雯更不高兴了,赶紧打断顾铁铁山, “丽雯姐,你看我穿的毛衣好看吗?喜欢的人挺多的呢。”

    “是不错。”章丽雯一进门就看到了,“可是我现在哪里有心情打扮?”从红旗公社到襄平县,再到省城,原以为自己能第一个调回北京,但没想到先是恢复高考,接着又有知青回城政策,昔日的同学们纷纷回了北京,只把她一个人留在外地,她心里难受极了。

    鲁盼儿又递来一个桔子,“刚买的,还挺甜。”

    吃了一个甜丝丝的桔子,章丽雯神色慢慢缓了过来,“我爸说,要不是知青大批回城,进北京卡得更严了,我早就调回来了——所以都是你们影响了我。”

    在座的除了鲁盼儿都是知青,或者曾经是知青,大家相视一笑,并不在意章丽雯的话,她一向就是如此,从不顾及别人。唯有顾铁山不赞同地说:“你原来也是知青呀,要是不走后门参加工作,现在早回北京了。”

    章丽雯又生气了,狠狠瞪了他一眼,“你还不是一样,要是不参军,现在也回北京了。”

    “可是我才不像你一样,非要回北京!”

    两人说着说着竟要吵了起来,杨瑾拉开顾铁山,“听说你曾去苏州看陈大为,坐火车要多久?”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