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2/3页)
镰刀,一只柳条筐,“我去河边割些回来。” “是不是那条水渠的源头?”张县长就问。 “不错,”罗书记就说:“那条河原本是绕着山脚下向东边流的,后来满堂带着社员们引出一条水渠,改了上百亩水田,九队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其余的生产队离河水远,想再将水引就难了——水利工程修了好几年,到现在也没修好。”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几个男人一起去了,将梓恒也带走了,鲁盼儿在家里和了面,剁了rou馅,等他们割了水芹菜回来,洗好切碎,调了馅便开始包饺子。 丰收丰美回了家也洗手加入进来,张县长十分惊讶,“双胞胎很了不起呀,包饺子比我还好呢。” 张县长满腹经纶,包饺子却笨手笨脚的,连罗书记也比不了,丰美就拿起一个饺子皮示范,“馅要这么放,然后用筷子压一下,再对折捏上,包好了还要再捏一遍,免得煮的时候散了,那样就不好吃了。”又瞧瞧刘北,“刘大哥包的还可以。” 刘北就说:“我可是在部队锻炼十几年的,包饺子算什么,我还会炒一大桌子菜,鸡鸭鱼rou,样样俱全……” “那你做的菜与小鲁老师比起来怎么样啊?”张县长笑眯眯地问。 刘北就卡住了,只得承认,“刘南也说鲁老师做的菜好吃。” “姐夫做菜也很好吃,”丰美赶紧说:“我们都爱吃姐夫下的鸡蛋挂面!” 杨瑾就笑道:“那是我在知青点儿练出来的。” “真是遗憾,我既然没参过军,也没下过乡。”张队长故意叹了一声气,“所以,我不会包饺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纷纷说:“你这是找借口!” 一会儿饺子包好下锅,鸡rou也炖好了,鲁盼儿又炸了鹅蛋酱,将园子里的小青菜各样摘了些洗净,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春耕过后又开始修水利,张县长顺路来家里几次,然后水渠就修成了,还在水渠落差最大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从此之后,这一带的供电充足了,不再经常停电。 鲁盼儿免不了奇怪地问:“为什么过去修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多少进展,现在一下子就成功了?” “无论做什么,采用科学方法很重要的。”张县长简单地答了两句,他真正关注的是,“我们今天还包饺子吗?” “包,当然包。”鲁盼儿满心都是对张县长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意,“师兄想吃什么馅的,我们就包什么馅的饺子!” 第119章 只是猜测 时间久了, 鲁盼儿就知道了张县长的一些事儿。 张县长之所以喜欢吃自己包的饺子,是因为他家里长年不开火, 一年四季吃食堂,而他长年不开火的原因是他单身一人生活。 他很小就成了孤儿,在贫寒的生活中坚持学习;抗日时跟着老师从北平迁到大后方,吃尽了苦头;结婚后一直两地分居,他被停职后妻子很快提出离婚,两人彻底分开了;因为长年分居,他们也没有孩子。 鲁盼儿便很心疼张县长,对杨瑾说:“你应该劝劝师兄, 重新组成家庭,一个人的日子多孤单多清苦呀。” “我过去不觉得, 结婚后也有深刻的体会,有人惦记、关心的感觉特别好, 因此与师兄提过两次,那时他总是摇头,说不想牵连别人。” “现在他已经恢复工作,又是襄平县的县长, 不必再有这样的担心了。” “可是他又说单身习惯了。” “不行, 我们得帮师兄认识到结婚是很好的。” “这件事就交给你吧, ”杨瑾就说:“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劝。” 鲁盼儿一向很擅长与同学朋友们沟通, 但是对于师兄却又不同。虽然张县长平易近人, 对他们也和蔼可亲,但是他身上有一种淡淡的清高, 再亲近的人也难免觉出疏离感,于是她也为难了。可是鲁盼儿还是想让师兄的生活变得更好,“不如这样,我们用实际行动让师兄感觉到结婚很好。” “你是说……” “对,要用些计谋……” 下一个周末,杨瑾与鲁盼儿就去了张县长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