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节 (第2/3页)

的大雪既没挡住文工团的巡演, 也没有挡住做衣服的人流。

    寒假里,鲁盼儿收了更多的活儿,从早忙到晚。

    先前鲁盼儿做缝纫活儿,杨瑾并不反对,但现在又不一样了,鲁盼儿肚子里的孩子已经过了九个月,“别在收活了,把手里的做完专心休养吧,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生了呢。”

    “宋大夫说总要过了年才能生,不用着急, ”鲁盼儿虽然身怀六甲,可身子还挺灵活, 转过头笑着说:“你看我哪里有不好的?腿没有一点肿——这说明踩缝纫机活动活动比躺在炕上一动不动更好。再者,看着大家穿上好看的衣服,我心里特别高兴呢。”

    蔡颖过来送毛活儿,便也笑着劝, “心情好果然最重要——小豆身子弱, 就是那时我整天与吴家人生气。你们家可不像吴家, 鲁老师也比我强, 孩子一定会更健康呢。”

    杨瑾无奈, “过了年总不能再做了。”

    原本年前就是一年中缝纫活儿最多的时候,过了年做新衣服的自然少了, 到那时自己也快生了,鲁盼儿连连点头,“过了年什么活儿都不接了,就在家里整天吃了睡,睡了吃!”

    杨瑾一听就笑了,赶紧上来问:“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是什么?”

    “不论我是什么,你也一样呀。”鲁盼儿理直气壮地回答。

    “倒也不错——不过,我愿意跟你一样。”

    夫妻两人逗笑不提。

    鲁盼儿答应过了年就什么也不做,可真到了年后,哪里闲得住,缝纫活儿不接了,便将攒下的布料拿了出来,琢磨着拼拼凑凑。

    襄平县城里来做衣服的人都是家境好的,裁衣服剩下的布料多半不要,她们拿回去原也没有用,鲁盼儿留下了也舍不得做抹布——比起做衣服,抹布挣的只是辛苦钱。虽然不至于瞧不起辛苦钱,但做衣服的钱显然又容易挣又多,怎么选不用想就知道了。

    孩子的衣服、包被、尿布都置好了;家里人从里到外都换上了新衣服;五彩缤纷的拼布被面、坐褥家里早多得很,一时用不完,她就用呢料给丰收和丰美各拼了一件上衣。丰美的前身是红蓝格,后背是藏蓝色;丰收的则是前灰后黑,虽然是拼的,但色调搭得好,料子也好,穿着又暖和,不说双胞胎自己喜欢得紧,就是外面的人看了也要羡慕,一家四口人出门都穿着呢子衣服,县城里也没有几家呢。

    生孩子的前一天,鲁盼儿还踩缝纫机做了两对套袖,她发现丰收和丰美的袖子很容易脏,而呢子衣服不能水洗,加上套袖能保护呢子衣服不容易脏。

    半夜里,她突然疼醒了,“可能是要生了。”

    鲁盼儿一动,躺在旁边的杨瑾就醒了,一骨碌爬起来,打开灯看看妻子,虽然肚子正疼,可她却还镇静,正向自己微微笑着,满心地喜爱无暇诉说,只低头亲了亲,“先坚持一会儿,我去请宋大夫和宋婶儿。”说着急忙穿了衣服走了。

    宋大夫家的院门从来不锁的,杨瑾推开敲敲窗户,“鲁老师要生了,请你们过去帮忙呢。”听着宋大夫隔着窗子答应,“你先回吧,我们就过去!”又急忙回家准备。

    等宋大夫与宋婶儿过来时,杨老师正喂媳妇吃鸡蛋挂面,据九队的妇女们说,快生的时候一定要吃一碗鸡蛋挂面,生孩子顺当还有力气。

    宋婶儿是生产的接生员,她看看情况,“已经发动了,家里赶紧烧上一锅热水,再准备几条干净的毛巾。”

    杨瑾就说:“水已经烧上了,毛巾就在一旁的包袱里。”随手打开,里面不只有几条新毛巾,还有鲁盼儿的换洗衣服,孩子的小被、尿布……自鲁盼儿怀孕,他便时常向大家请教,该准备的早准备好了。

    “姐是快生了吗?”丰收和丰美也被惊醒了,披着棉袄过来问:“我们干什么?”

    “你们回去继续睡觉。”宋大夫就说:“明天早上就能看到小外甥了。”

    “那我们去烧水吧。”这些天姐夫做的准备他们都亲眼看着,耳濡目染,也记得了许多。

    宋婶儿就笑,“你姐夫心里有数,早烧上了,东西也样样齐全。”

    鲁盼儿忍着疼吃了一碗鸡蛋挂面,就笑着对双胞胎说:“你们既然起来了,就去下点挂面吧,大家都吃点儿,半夜起来容易饿。”原本想让杨瑾下面的,可是别人看他一直从从容容的,可自己却看出他紧张不已,握住自己的手一直在颤抖,恐怕舍不得离开。

    “这时候你还来cao心我们了?”宋大夫也笑,“鲁老师,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到产妇张罗着让别人吃饭的呢。”

    鲁盼儿这时肚子已经很痛了,可是将心比心,她很感谢宋大夫和宋婶儿,“大半夜正是最冷的时候,麻烦你们过来。”

    “她一向关心别人习惯了,”杨瑾看着妻子,因为怀孕她比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