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3/4页)
的男娃,这让李桂兰看自己的两个女儿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 大女儿林盼睇已经出嫁到别村,不年不节不回来走动,剩下二女儿林招娣还在家里打晃碍眼。好在她几年前又为林家生下了个小孙子,加上家里的儿子跟三房儿子一样,都去了镇上住宿读书,李桂兰这才感觉腰杆挺了起来。 “我可学不来她那股轴劲儿,”李桂兰嘀咕了一句,有些惊讶听到消息的林奶奶,没有如她所想的跳脚去收拾林冉。 “妈你还有心思说我呢,林冉分家出去享福了,你再不想个办法制制她,她都要跳到我们脑袋顶上拉屎了”。今天那死丫头竟然敢支使她分放工具,明天还不定怎么蹬鼻子上脸呢。 “我带她六年都没制住她,现在人家出去住翅膀硬了,我还拿什么制她?”林奶奶翻了个白眼,“全家就你爱瞎cao心,那白眼狼又没咱村户口,不管干啥工,那工分不都得记咱家?现下她好歹还去上工,能有几个进项,总比把她闹急了,她连工都不上了强吧。” 林奶奶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心里也怄的要死。昨天那死丫头从城里回来,听说大包小包的招摇过市,那一件件东西,可都是她孙子将来娶媳妇的彩礼钱啊!林奶奶气的都要打到知青点,把林冉带回来的东西都抢回来了,却被张玉凤死命拦住。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二房的工作能顺利给孙子,为了三房的林春杏能嫁到葛家,为她孙子添一份助力,林奶奶还是忍了下来。 如今只是听到林冉把十五公分的下地活,换成了看仓库的五个工分。对比昨天的“损失惨重”,林奶奶自然看起来镇定了。 这话说的有些歪理,李桂兰心里撇了撇嘴,那五公分和十五公分能一样么?但婆婆在家积威已久,李桂兰心里撇嘴,但嘴上也不敢反驳。 见到大儿媳妇神色不以为意,还不知道林冉上的是白工的林奶奶,只好敲打一旁听戏的张玉凤:“老三家的,林冉那事妈先不催你,但你闺女的事你可得抓紧了啊。” 张玉凤听懂了林奶奶的意思,这是责怪自己对这事不上心呢,赶忙回,“是啊妈,我想着春杏的事得赶紧定下来,等两家定了下来,那丫头捏着的把柄自然失了效用。” 林冉知道林春杏**于葛东强的消息,但如果两家定了亲结了婚,那这把柄不是自然失去效果?到时候,对付林冉就不用束手束脚的了。 听到儿媳妇心里有主意,林奶奶“嗯”了一声,算是应承。 那边林家众人商量着林春杏的婚事,这边仓库里,林冉左等右等没等来林家人。 把最后一个人名在名册上勾掉,林冉边锁门边思考。李桂兰刚刚急匆匆回家,现下林家人应该知道她换工作的事情,可是没见来闹事,要么是家里有事绊住了脚,要么就是憋着坏招呢。 林冉猜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以后行事怕是要小心一些了。 此时,因为太过忙碌,而忘记跟村里人说林冉是上白工的老村长,深藏功与名。 * 第二天上工前,林冉拿出几张表格,每一张都是一种农具,只需要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数字编号,就可以领走对应的农具了。对比以前老根头在名字后面写农具类型的方法,林冉的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村民们的时间,以前排队领农具的情况渐渐好转起来。下工后,只需要在自己的编号后面打一个叉就好,每天下工后,林冉再按编号整理到名册上。 分类归放法和编号记名法渐渐施行开来。慢慢的,村民们发现:先是不用在一堆工具里翻找自己想用的了,以前想拿把锄头,上面堆的都是铁锹,扒楞出来锄头时,人也一身汗渍了。自从林冉把农具分类摆放,农民们到那堆就能拿到想要的农具,非常方便。 再是上工时候不用排队领工具了,只需要自己取用后取登记编号,下工再自己划掉,非常方便快捷,省去大把排队时间。 这两种方法的推行,让林家村民们每天多出了将近半个钟头的时间,这二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