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汾阳王的座次 (第2/2页)
虽然婕妤今日不能来,可是公主来了,也算是代表婕妤来给皇上庆祝生辰。” 谢贵嫔看了看宣绿华,脸色松缓下来,有了笑意。 贵妃面色如常,薛贵嫔却恶狠狠地瞪了宣绿华一眼。宣绿华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薛贵嫔的发难,谁知今日她竟然忍住了,不再说话。 薛贵嫔都能按住心中一口恶气,真是稀奇! 众人看着他们如此暗地里交锋,心中正不安,皇后驾临。 皇后身着朝服,头戴凤冠,珠环翠绕,仪态万千,众嫔妃命妇无论如何打扮,都被比了下去。众女眷急忙起身行礼,齐声问安,前殿之中的宗亲重臣也高声请安,一时麟德殿中,人声鼎沸,声浪在殿中回响,久久不散。 皇后的如此排场,在每个女眷心中激起了波澜。这应该就是母仪天下的尊贵吧。 片刻之后,殿外传来了脚步声,太监高声传道:“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麟德殿里众人肃立,躬身行礼,口中请安。皇上扶着太后的手臂,缓缓走入了前殿,落座,众人再跪拜行礼。 皇上命众人平身就坐,对太后说道:“今日千秋节,劳太后移驾,儿子实在愧不敢当。” 太后道:“你我母子同心,今个儿是好日子,哀家应该来的。皇帝治理天下肩负重担,众卿辅佐皇帝也是辛苦,哀家与皇帝和众爱卿相聚,机会难得。” 皇上问道:“汾阳王在哪里?儿子怎么没看见他?” 太后说道:“他年纪小,哀家让他在后面就坐了,不必来到前面。” 皇上立刻对身边的太监孙有德说道:“快把汾阳王的坐席移到这里,就在太后和朕身边。” 太后推辞了几句,连说“使不得”,奈何皇上执意如此,也就罢了。 汾阳王上得殿前,给皇上和太后行了礼,便坐了下来。宗亲重臣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却各怀心思。 宴席开始,皇上举杯,对着众人说道:“今日千秋节,朕不敢独享,我朝以孝为先,俗语道,生辰日,乃是父忧母难日,先帝已去,朕只能遥寄哀思,可母后健在,是朕的福气。这第一杯酒,祭先帝。” 说着皇上将酒抛洒于地上,一旁的宫人急忙敬上了第二杯。 “第二杯酒,敬母后,二十九年的养育之恩,恩深似海!”皇帝举杯朝太后行礼。 太后笑了笑,起身道:“皇帝孝心,哀家心领,哀家不求别的,但求国泰民安,皇帝龙体康健,还有,让哀家早日抱上孙儿!” 皇上脸上些微尴尬,这话,真是说到了痛处。皇上已经二十九岁了,膝下居然只有一个公主,这可真不是大虞朝的吉兆啊! 群臣之中,太后的侄儿景山侯,起身道:“太后放心,臣断定,今年内,太后定然能得偿心愿。”景山侯话音刚落,周围一片赞同声。 皇上看着那些人,笑了笑,说道:“如此,这第三杯,朕就与各位同饮,祝我大虞繁荣昌盛,江山永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