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然了然 (第2/3页)
那片叶子,他似乎是轻轻笑了一声,呢喃道:“那种人,也配用《寒诀》?” 一语落音,只见他挥臂而下,狠狠将指间苍叶掷向身侧灯柱,柔软的叶身却像刀刃一般锋硬,转瞬已扎入**—— 不过顷刻,它又变成了原本柔软的样子,半片没入,半片随风弯卷。 少年负手起步,径直上前坐进轿子里,未去看惊呆的众人一眼。 一行人离去之后,茶客和路人还都啧啧称奇地围在灯柱前,瞪大了眼睛看—— 竟有人能把一片树叶扎进木头里! 怎么这片叶子到了他手里就像一把飞刀? 都说南域有奇人,果然名不虚传! 张耀梁当了十年尚京巡令了,兆尹府中高手在列,却也没有见过谁有这样的身手。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的身手,难怪朝廷也忌惮南域,分界而居,不动兵戈。 屋内比外面暖和得多,茶汤也比街上的好了几百个档次,少年接过张耀梁递过来的琉璃小盏,正要低头一品,被巡令大人提醒道:“公子小心烫。” 果然茶汤热气升腾,将白雾扑上少年灰瞳。然而他指尖在盏壁轻轻一点,笑道:“烫?” 果然白雾骤然散去,少年轻抿一口,叹道:“凉了真就不好喝了。” 说罢将小盏往案上一放。 张耀梁忍不住伸手一探,竟真是一指冰凉,丝毫热度也无。 他心中更是忌惮三分,道:“玖氏果然有奇术……” 少年却摇头,“我不是玖氏族人。” 他见张大人真心敬畏,便也乐于告解:“昔年玖氏受害被灭,唯余一女子。《寒诀》乃玖氏秘籍,她修习功成后改名换姓,蛰伏于仇家,后寻得玖氏多年前遗落之子,二人合力,最后报仇雪恨,一统南域,为母族正名。” “《寒诀》伤身,她也命不久矣,机缘巧合之下,我与她相遇,阴差阳错为她挡过一灾,那时她本就时日无多,我身中奇毒,她便以《寒诀》帮我保住性命,临终前她将功力皆传于我,我才能有今日修为,说不清谁的恩更多,我便长留域主门下。” 张耀梁细细听完,沉声道:“那么……不知小公子如何称呼?” 少年像是很高兴有人这样问自己,“我么……我很想跟她同姓,但那样的氏族我高攀不上,我乃孤儿,本无姓名,玖从王,便姓王。” 他自行又舀出一碗茶汤,只静静搁在一边等它散温—— “晚辈王了然。” 张耀梁道:“王公子必行便是为了沈良轩?” 王了然点点头,“多年前玖氏被害时遗失了《寒诀》残本,后流落不知去向,她在世时一直无暇顾及,后来风波平息,伊人已去。现在的域主大人打探多年,才查到些蛛丝马迹,那残本修炼起来是自寻死路,沈良轩的死活南域不会管,但那残本——我必须带走。” 张耀梁脸上未有推脱之意,他仍要再威逼两分,“外间的那位前辈是东域门下,东颜皖。西域内乱,北域自治,东南二域为盟,中域与我方从来礼尚往来,相处和睦,想来如今会助晚辈功成而归。” 张大人郑重应首,“这是自然,朝廷欲捉拿凶手,小公子欲找回遗物,同道,同道。” 他沉沉一叹,“只是沈良轩下落不明,至今毫无线索,怕是要小公子多等等了。” 王了然不甚在意地一笑,“晚辈听说了,尚京郊外一战,那人受了重伤,逃匿无踪。” 他一手搭在案上,“大人知道为何《寒诀》伤身,也有人不顾性命要苦苦修炼吗?昔年有人为了它,练得走火入魔,瞎了眼睛,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地想功成。” 张耀梁微微摇头,只见少年一掌压下,一股寒气逼退了周遭暖意,木案陡然蔓延起一道冰痕,从他掌心窜至自己身前,沿途桌面冰封,脆裂之声作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