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2/4页)

起来更容易一些。这个时代生孩子真的是叫鬼门关前走一趟,若没有强硬的身体素质,就真的回不来了。古代贵族女性运动少,盆骨发育不好,就很容易难产。像方氏这样,年轻时经常干活的反而没事情。

    所以每天饭后沈陵都要带她散散步走一走,文以苓的身体还是不错的,但沈陵还是怕她到时候生产时太艰难,做了几个适合女性锻炼的器材,一开始文以苓还有些不好意思,沈陵就关上门来陪她一起练,文以苓就没那么羞耻了。

    开年后,沈陵又恢复了上值的日子,文以苓把庄子上的木匠铁匠都给叫过来,正好家里要改造,沈陵的硬笔还没有着落呢,他提出的几个构想铁匠都说做不了,对工艺要求太高了,沈陵也只能不断地降低要求。

    他上值之后,精力也分散了,下值后的时间比较短,他也不能一直做自己的事情,自从知道孩子的存在后,沈陵就开了一本育儿的笔记,想到一些关于教育的想法就记下来,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做到,也是根据他自己小时候的亲生经历来的。

    也许每个拥有糟糕童年的人都会这样,一边害怕做父母,可一边又忍不住会想自己做父母后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经历自己经历过的苦。

    一直到二月份,文以苓坐住了胎,才渐渐对外说。

    汤鸣则几个又想要打劫他一顿:“阿陵,你瞧瞧最近这书都赚了不少钱,又有了孩子,是不是该请咱们来一顿啊!”

    今年沈陵的两本书销量很不错,基本上没有读书人手里人手一本,建康府作为沈陵的故乡,销量更不用说,齐家用沈陵说的方式,迅速成为各大书肆争抢的对象,各大书肆都希望齐家把货独家供给。

    不过齐家还是按照沈陵说得来,他们背后有沈陵,书肆也没办法,就看哪家书肆的招牌响亮,愿意给低价。

    其他府城的书肆也都从齐家拿货,齐老爷供给江南一片,曾家主要在京津以及山西山东一带,看上去这占了两个地区,就这样,沈陵的分红已经非常可观了,一下子家里的资金就宽裕了,沈陵打算最近看看买个铺子小宅子做个投资,盛世之下钱放手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曾跃笑着凑上来,道:“可不,恭贺孝原了,喜得贵子。这一顿可不能免了!”

    沈陵道:“这样吧,后日便是沐修了,我请大家来我家喝个小酒。”

    “诶,孝原兄,你这可真小气了啊,这回怎么着也得春满楼啊!”

    这可不是沈陵小气,外头酒楼吃多了油腻得很,家里的厨子可不都是外头做的好吃挖过来的。有些人就是外头的屎香,沈陵不喜欢和他们去酒楼还有就是他们爱招些女人,弄得一身胭脂粉味。

    沈陵笑着说道:“这还真不是我小气,我家钻研了两种新菜色,请你们过去尝尝新鲜。”

    曾跃颇有眼色,道:“既然孝原都这么说了,咱们不上门去砸砸场子都说不过去了。”

    他这般说,后面的人也只好附和起来。

    其实就是火锅和烧烤,京城有一种小铜锅,就是后世的老北京八爷锅,他做了个鸳鸯锅,可惜老家种的番茄带不过来,不然番茄锅多好吃。烧烤还是他特地和铁匠一起在花园里做了个烧烤架,火锅和烧烤都在花园的亭子里,火锅要点火,冬天在花园里一边赏雪景一边热腾腾地吃火锅,也是酸爽得很。

    可惜今年是没赶上。

    当天沈陵准备了一个微辣锅一个菌菇鸡汤锅,这吃火锅酱料也得十足,像后世一样各种酱料都摆出来,供他们自己挑选,烤rou的材料都给串好,万物皆可烤,只要是烤得还真没不好吃的。

    这铜锅大家不是没见过,这烤羊烤鸭大家也都是吃过的,可沈陵做成这样的形式,他们倒是头一回见了。

    沈陵亲自给他们演示了一遍,大家纷纷开始效仿,原本不能吃辣的都得往那辣锅里涮,直呼带感!

    亭子外头厨子不停地烤,大家一串一串的,气氛热闹得不行。

    胡玮感慨道:“难怪孝原天天净想着回家,这样的日子岂不是快活似神仙!”

    “就是啊,孝原,有这样好的东西也不早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