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页 (第1/2页)
长生倒是试着跟粮商们交涉了几次,只是收效甚微,为了杀鸡儆猴,长生甚至还查封了几家米铺,只是万万没想到,粮商们分外团结,一家被查,全城关门,百姓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粮商稳坐钓鱼台,购粮的百姓们不愿意了,跟衙门闹了起来,导致最后甚至迎来粮价的报复性上涨。 长生不会跟自己的百姓作对,最终也只得象征性的惩罚了一番,就不了了之。 如今还只是秋季,老百姓吃的大多是上年秋收的粮食,长生知道这次受灾将会一直影响到来年秋季,这就考验百姓家的存粮情况,一整年若是老百姓存粮不够,将会饿死在来年秋季到来之前。 往常百姓们再苦都不会食用粮食种子,若遇到灾年,多活一天是一天,吃粮种是等死,吃观音土也是等死,总归是早死或者晚死的区别罢了。 到了十月底,整个陵南府几乎颗粒无收,陵南府米价已经从六百文一石上涨到两千文一石,米商就是闻到血腥味的鱼,不断的试探着老百姓的底线,而一日日高涨的米价,就像现代不断上涨的房价一样,似乎有个声音在老百姓耳边不住的说:买到就是赚到。 老百姓只是想要质朴的活下去罢了,为了避免饿死在来年,老百姓挥舞着这几年依靠水泥厂油茶野菊花这几个新兴产业挣到的银钱冲进了米铺,甚至民间要求长生开粮仓的声音越来越大。 早在蝗灾发生时,各地官员就一同奏请免税之事,朝廷派人核实后同意减免一半赋税,长生倒是认真贯彻执行这条政策,并且不断像各地发布抗灾政令,主要内容便是号召老百姓藏好家中粮食防止抢夺,每日节衣缩食防止活不到来年,又科普了几种可食用植物。 长生也知道,真正艰难的并非今年,而是如何撑过来年,长生秋季便向朝廷上书请求将官库里粮食兑换成米糠,一斤大米可以换五斤米糠,长生计划中将粮库里所有的粮食换成米糠,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熬过灾荒,只是朝廷一直没有批准这道奏折。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秦昕然的肚子也渐渐的大了起来,因着灾害缘故,今年的过年也显得格外沉闷,待出了正月,朝廷依旧没有回音,长生眼见城外灾民越来越多,甚至还增添了不少别地来的流民,此时城中两家已经涨到了四千文,长生没有办法,只得先斩后奏将粮食全都换为米糠,静静等待开仓放粮的时机。 金峰接任巡抚以来,左布政使余季不管事,右布政使冯程佛系,长生更多的在忙于陵南内务,就剩下一个提刑按察使柳晖跟他对着干了,这样一个制衡的局面,导致金峰一直未曾有什么大动作。 而这大半年来粮商哄抬粮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