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节 (第3/3页)
琼姿的手,说:“娘,我日后一定不让你这么累。” 王琼姿心里安慰极了,“好孩子!” 于是,宁儿在读书在更加用心,李逸有时候会拿些折子给他看,问他的意见,他虽然没有实际的经验,但会根据前人的经验来作答,而且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能够知道百姓的疾苦,更难得的是,宁儿管得住自己,不同于他父亲的跳脱。 久而久之,李逸更加看重这个儿子,私下对王琼姿说:“宁儿聪明稳重,看他由他接手我的位置最合适不过了。” 别的老子生怕儿子来抢位置,尤其是看年轻的儿子不顺眼,这位正好相反,视皇位为负担。 王琼姿瞥了他一眼,“宁儿当了皇帝,你就是他的臣子,从他手里拿银子花,你真的受的了吗?” 李逸:“我有私库——” “那时候私库也该交出去了!” “我是他老子。” “天地君亲师,你是他老子也没用。” “他不会这么对我吧?” “谁知道呢?” 宁儿十岁了,见风长,一日比一日大,很快就会长大。李逸时常说要培养宁儿,早日把皇位交给他,所以有些丑话得说在前面。 “你不要打那种你只是让出皇位,实际上还是你掌权,宁儿只是傀儡的主意,我不会同意的。” 权力义务不对等,迟早父子失和,王琼姿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李逸目瞪口呆:“我是你的丈夫,你不能偏心宁儿啊。” 王琼姿:“我谁都不偏心,宁儿现在还是个孩子,你做大人的别拿大人的手段去对付他才好,最好要想清楚,别到头来闹得父子失和。” 李逸垂了头,喃喃道:“我知道了。” 王琼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这人,得陇望蜀,贪心不足,想要自由,懒得尽皇帝的义务,可是又舍不得权力。真坏啊!” 李逸弱弱地分辨:“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我不希望把这心思用在家人身上,所以你要想清楚啊。” 两人好好地谈了一场话,之后李逸就极少再提起把皇位交给宁儿事情。 …… 邵廷玉叛国一案牵扯出不少人,他自个脚底抹油跑掉了,剩下的人可不得遭殃。等事情平息下来,已经是最炎热的七月了。 期间,王琼姿让邱琰去锦衣卫诏狱看望过冯妙青几次,给她送点衣服吃的。邱琰回来道:“这次去冯小姐已经平静了许多,不再像上次那样只是哭了。” 王琼姿道:“她还有女儿要照顾,不坚强起来不行。” 冯家可以说是因祸得福,没有牵连进邵廷玉的事情中。因冯晋杀嗣子的事情,导致英国公被虢夺爵位,这反而救了冯家,不然冯家想要同邵廷玉撇清关系,实在是难。 “你送一千两银子给冯家吧,作为赎冯妙青母女的银子,剩下的五百两银子给她们做安家之用,只要省着点用,置办几亩地,这些银子完全够她们母女过活了。” 邱琰道:“娘娘真是宅心仁厚。冯小姐在牢狱中向着紫禁城的方向叩了三个头,感谢娘娘您的大恩。” 王琼姿何尝想要冯妙青的感谢?她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当年冯妙青不顾一切选择了邵廷玉,不知到了今日她可会后悔。 王琼姿想象着她的样子,她必定会仰起头,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后悔。” 其实就算是后悔也没用,至少说不后悔,面子上还能好看点。 其实不止王琼姿的出手,武定侯邓禹也在想办法帮助冯家。冯家出事后,亲眷朋友纷纷避而远之,生怕惹上了麻烦。邓禹相反,在得知皇后暗中在照拂冯妙青母女后才悄悄松了口气。 待事情平息后,他带着银子去赎人,却被告诉冯氏母女已被赎走。邓禹连忙赶往冯家。果然,冯妙青已经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昔日的英国公冯晋头发已经全白了,冯母也一脸愁苦,屋漏偏逢连夜雨,冯家最后的银子全折进去,只得住在这小小的平房之中,拮据度日。八个女儿深恨爹娘连累了她们,都不再走动。 父母年老,弟弟跟宝儿年纪差不多。冯妙青穿一身布衣,包着头发,做家事。哪里还能看出半点原来千金小姐的模样。 这情景让邓禹心酸,忍不住道:“姨夫姨母,还有妙青,你们跟我一起去南京,我来照应你们。” 他好歹是武定侯,照顾亲戚应当不成问题。 冯晋闷头不语,冯母握着邓禹的手,咽哽道:“禹儿,的亏你没有忘记姨母。好好,我们收拾东西这就去南京。” 冯晋突然道:“我不离开。” 冯母啐道:“死要面子活受罪,跟着禹儿去南京至少衣食无忧,大家都是亲戚。你不去,我带着妙青母女去,你跟你自己儿子过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