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节 (第3/4页)
“这是必然,还不值得我焦虑,我只是想到……”兰庭似斟酌一番言辞后才道:“知悉咱们并未回金陵的就那么些人,你我身边的人不会是齐王的耳目,也不会是张况岜一案前跟着殿下的亲卫,否则齐王早就能够摸清殿下的行踪,至少会通知唐李杜和卜观时两个党羽加强提防,可以说当我们涉足临安,必会惊动唐李杜和卜观时,莫说张况岜一案,就连费姑娘的命案怕都难以那样轻易就告破了。” 而另外的知情者,也就还有几个兰庭原本认为可以信任的,在南京任职的官员了! 第607章 吴王宫里 二姑娘兰心就住在安平院最后一排的厢房,阮中士算是与兰心同住,而春归外祖父一家是住在另一个名为“安乐”的跨院里,但春归却在陶芳林居住的霁泽院内,遇见了她的大表姐李琬琰。 这才是春归回到南京住进吴王宫的次日,她甚至都没来得及正式拜会外祖父道声平安。 原本呢,春归也并不乐意和陶芳林叙旧,奈何她是受了周王委托,答应下来助着陶才人留意留意吴王宫里人事,争取杜绝敌党耳目在内宅生事——吴王宫原本就是亲王府建制,又曾因为太祖旧居,所以还经过了几回扩建,如此阔大的府第想要维系整洁而不落衰颓之气当然需要偌大一群宫人扫洒修护,周王只是在此短住,自然不可能将吴王宫的宫人尽数更换为周王府的奴婢,事实上他也没有带来这么多人手。 安平院也就罢了,有青萍菊羞等人服侍足够,春归完全可以将内监宫婢“拒之门外”,关上院门过自己的清净日子,不必提防耳目窥刺,但陶芳林是住在内宅,光她的霁泽院就极阔大,无法完全杜绝周王府之外的人手,就更不提“散落”在其余苑院的尉为庞大的宫人群体了,这些人固然并非全都是敌党耳目,但难免有敌党耳目参杂其中,周王对陶才人的能力一点不放心,所以委托了春归协助甄选,最好是能将耳目剔除干净,尽可能不让内宅成为泄密之处。 这原本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完善的事体,但相比周王及其家眷还能称作正主,兰庭与她自然只是客居而已,客居要尽客居的礼节,次日先得见上一见陶氏客套应酬。 怎知她的大表姐竟然已经和陶才人要好上了。 “表嫂可终于来了。”陶芳林拉着春归的手,好一番眉开眼笑的作态:“表嫂有所不知,这么大处宫苑单让我一人住着,我心里可瘆得慌,一阵阵的发寒发虚,就别提入夜之后如何了,白昼都找不见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惊寂得着实难忍,多得是琬jiejie答应了我,搬进内苑来住在霁朗院,我也算是找着个伴儿。” 春归:…… 她们两个倒是姐妹相称上了!看来自己还真低估了大表姐的野心,她究竟盘算着什么?! 第608章 日常家事 李琬琰倒也还知道几分适可而止。 她并不认为她一个有夫之妇还能饶幸获取周王殿下的恩宠,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人上人,不过这当然不妨碍她主动和陶才人攀交,为将来先作铺垫,又没想到的是陶才人竟然那样的和气可亲,半点不存高不可攀的架子,三、两面后就主动和她姐妹相称,仿佛相逢恨晚。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呢,知书达理,根本不是顾春归这么个破落户出身的孤女比得上的,李琬琰于是和陶芳林交心之时,便多少带着几分诋毁春归的口吻——她倒也听说了,原本沈夫人看中的长媳就是陶才人,虽说后来不知为何没成姻缘,但想必陶才人对顾春归是有嫌隙的。 又虽则陶才人只说“各人有各人缘法”的话,并没有接口和她议论顾春归的不是,但看得出待她是越来越亲近,足证她的诋毁,是合了陶才人的心意。 李琬琰这时便端起大表姐的架子来,用规劝的口吻说指责的话:“殿下与赵副使去巡访江南民情,表妹原本不应该相跟着同去的,我们妇人家就不能干预外务,更不能够抛头露面……” “表姐既这样知规,当然不用我再多嘴提醒了,现而今殿下已到南京,表姐仍住吴王宫的内苑大为不便。”春归现如今连陶芳林都不情愿应酬,就更别说和她这位根本不当她是家人看待的大表姐虚以委蛇了,很干脆的打断了李琬琰的指责并要求她搬回安乐院去。 李琬琰的脸色顿时有如生铅。 陶芳林笑道:“殿下又不是来南京游山玩水的,白昼忙于公务,并不会在内苑,便是晚上会来内苑安置,那会儿子琬jiejie只在霁朗院里,并不妨碍什么。” “表姐当然不会妨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