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第2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节 (第3/4页)

县公哪里会搭上自己的考评给周王使绊子?

    这两个秀才连这点显而易见的时势都看不透,哪里会是高门望族的子弟,要不是牵涉到娄家,今天非给他们厉害吃,跑得倒快,也罢了,而今还是息事宁人的好。

    在主薄已经看不见的距离,周王扯住了兰庭的衣袖:“就这样算了?”

    “我可没说作罢的话。”

    “难不成咱们真要去京城告御状?”费聪也是呆呆怔怔的模样。

    “费小弟会否知难而退?”兰庭笑问。

    费聪一挺胸膛:“为了给小惠讨回公道,别说去告御状,就是去阎王殿里我也不怕。”

    “还需不着告御状。”兰庭冲四管事一拱手:“这几日费小弟就拜托四管事照顾了,别让他因今日这番争执被两个县老爷报复受皮rou之苦,我得往杭州城走一遭,而桃源村这起命案,二弟与三弟盯着些吧。”

    周王立时就知道了兰庭在打什么算盘,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出不了什么岔子。”

    费聪却还云里雾里,一肚子忧愁:“上回告状不成反受杖责,说是我告状的方式不对我也认了,但这回,卜县丞和唐县公显然就在包庇凶犯,莫不是彭氏连这两个官老爷都买通了?”如果是这样,他岂不是只剩去告御状一条路?但多半是告不赢这些贪官污吏的,怎么想还是干脆把彭氏母女烧死更加干脆利落。

    “彭氏还没有这样的本事。”兰庭失笑:“唐李杜和卜观时这行事并非针对费小弟,说到底这也和官绩考核上的弊端息息相关,你不用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御状是不需得告的,等我去一趟杭州城,这案子也就轮不上唐李杜、卜观时插手了,你就安心下来,等着看我们怎么将令妹一案察个水落石出。”

    且说春归,盼了大半日,好容易才盼得周王殿下“打道回府”,却没见兰庭的踪影,于是一脸疑问。

    周王笑吟吟的解惑:“那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是去杭州城搬克星了。”

    说谁满肚子坏水呢?春归表示极大不满。

    第559章 果然“坏水”

    待春归听完周王以及莫问你一言我一句像两个说书的把今日闯县衙的一番跌荡起伏的遭遇绘声绘色讲述完毕,她也陷入了与费聪类似的困惑中:“唐李杜和卜观时为何是这样的作态?”

    莫问就更加想不通了,支着下巴瞅着周王,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周王却嫌弃莫问小道十分碍眼:“小道长还是先回客院去吧,道长因为桃源村的案子耗废许多神识,今早上且还萎靡不振呢,又经一番奔波,着实也应当好好休整恢复,待过上两日,还得劳动道长施术请出费姑娘的亡魂配合察案呢。”

    周王必怀不良用心!

    莫问在心里恨恨抱怨,几乎忍不住冲动提醒春归小心提防,但其实他也明白自己是在捕风捉影,且还不无埋怨周王吝啬小器、一毛不拔的心态,周王毕竟是周王,说不定日后还是太子、一国之君,他这小人物可开罪不起,所以顾大奶奶还是自求多福吧。

    所以小道非但没有丝毫不满,甚至比从前更加谄媚:“六爷可真会体贴人,小道受宠若惊、感怀肺腑,这便告辞。”

    春归:……

    小道这得懒成什么样啊?就这样迫不及待想睡觉吗?天都可没黑呢!还受宠若惊、感怀肺腑!柴生哥照济了他这么多年,简直可称逍遥子之后小道的衣食父母了,怎没听他说过受宠若惊、感怀肺腑的话?挪用他一笔钱银说好连本带利到期奉还他可都还不是心甘情愿,小没良心的马屁精。

    周王倒是满意莫问小道知情识趣的态度,目送这个碍眼的家伙走得残影儿都不见,越发笑吟吟的耐心解惑了:“其实那主薄已经说明了唐李杜和卜观时枉法赎职的原因,就两个字。”

    “息讼?”春归半信半疑。

    “正是。”周王表示肯定:“唐李杜和卜观时都是文官,又为袁箕的亲党,虽说现在不过只是品阶低微的县令和县丞,但在他们看来,日后可大有机会选为内阁重臣,而今只是在地方历练。他们都属于朝中有人的带系派,比普通官员更加看重升迁,要想升迁得快,考评上就不能留下污点。治下一旦发生人命重案,虽未必会在考评上落于下等,多少也会有些影响,总之是不利于快速升迁奠定显赫政绩。就算是明察秋毫,可断案如神有利的是刑事官员的考评,这根本就不符合唐李杜和卜观时一类人的政治道路,所以刑事命案对他们而言就像一块食知无味的鸡肋。尤其是在此时节骨眼上,他们就更加不愿分心

    察案了,再者费姑娘已经被官衙定为急腹症夭折,若察实了是被人毒杀,更加不能掩饰临安县办案马虎的弊错,大有可能被政党揪住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