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节 (第3/4页)
”的周王殿下在稍稍一怔后此时也已经回过神来,他拿捏分寸,热情之余又不显出格,先行了一礼:“敢问这可是费大叔贵寓?” 费老大忍不住掉头看了看自家只有几家瓦房的“贵寓”,一脸呆滞。 春归为周王殿下能够如此自然毫无障碍的喊出一声“费大叔”在心底喝一声彩,先不提这位金枝玉叶能够屈尊降贵的演技,所幸这回总算没逮着彭氏实施美男计了,看“费大叔”的神情,至少不能够先以杀威棒招待,推进计划有望。 便听彭氏回应:“我家夫郎姓费名厚,不过村子里还有好些户费姓人家,未知小郎君是否寻错了人?” “令媛可是有幸选中了娄氏绸庄雇工?” “这倒没错……” “那晚生便并没有寻错人家。”周王单手负在腰后一个手势提醒。 于是三人便齐刷刷的拱手一礼。 第542章 晚生姓顾 “你们莫不是娄家的人?” ——这是费厚终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而当他开口的同时也终于上前一步,似下意识间便将彭氏略往身后挡了一挡。 不过眼神却仍是飘忽着,活像无根的浮萍。 春归撇了一眼彭氏,捕捉到她脸上乍喜乍惊复杂的神色,只这妇人却没有顺势退避在费厚的遮挡下,紧跟着又移动向前,似急着要辩解什么,又因为慎重而显得迟疑。 “非也非也。”周王殿下却俨然仍在角色之中,越发的笑容可掬了:“实不相瞒,晚生与两位好友登门拜访,着实是因偶然经过桃源村,听闻令媛竟然有幸选为娄氏绸庄雇工,晚生心念一动,有一不情之请……”略微一顿,又再拱手:“还望费大叔贤伉俪成全。” 费厚便恢复了呆怔,“浮萍”飘啊飘的一团散乱。 彭氏不愧有“人精”的诨号,纵然听闻来客与娄家毫无关联,兼且竟然还是有事相求,殷勤非但不减反而更增几分:“几位小郎君还是坐下说话吧。” 于是主客一行,便都到了院子里的葫芦架下,春归这才看得分明,此处原来是摆置着一张矮方桌,一张凉床一张藤椅,方桌上果然有一大碗喝了一半的茶水,另一碗还剩小半口……估计是酸梅汤。 这对农家夫妇倒是好有闲情逸志。 周王眼光一扫,虽然有点嫌弃那张凉床,却还是忍住了挑剔率先往上头垂足一坐,兰庭和春归也只好一左一右的随他坐在凉床上——因为那张藤椅已经被费厚当仁不让先占据了。 彭氏转身去拿来一张条凳,放下后却不急着坐,忙着要去张罗茶水,周王连忙客套:“大婶不用忙碌,早前晚生一行是先去了方君家中,蒙方家主母款待,茶足饭饱,亦正是从方家主母口中听闻贵寓的一桩幸事,才前来拜访。” 彭氏神色便有些讪讪的:“方家嫂子口中想必没有好话吧,也怨得我没有眼色送上门去讨嫌……不说这些了,几位小郎君可是遇见了烦难?妾身瞅着贵客们着实眼生,应当并非左近人士。” 这妇人倒是先套起话来。 周王也依制定策略那样对答如流:“晚生三人是京都人士,是来江南游历,因蒙毫末庄葛公盛情款待,暂且在葛公宝寓寄居,着实也是在左近村郊闲逛,见识宝地风俗人情。今日偶至桃源村,不期然竟然与方君邂逅相识,交谈来,晚生不由感慨江南虽乃人杰地灵、物宝天华之处,却也不乏家境艰困衣食难继的百姓,方君细问晚生因何感慨,晚生才说起一件经历。” 他这番从头娓娓道来,倒像实了一个迂腐书生,好在是“人精彭”一眼看出这三位客人穿着锦衣气度不凡,自然不是穷酸,俨然出身高门的世族子弟,这原本是他们一类人家难以攀交的贵人,自然不会错过此等天降机缘,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周王罗嗦,甚有耐心的洗耳恭听。 “是有一日去距此大约五、六里外的黄林村游玩,竟逢突降暴雨,多得一家村户收留,因着雨势未停,到底还是在那村户家中借宿了一晚,只收留晚生一行的人家却甚是贫困,竟连米粮都没有多余,人家却甚热情,主妇竟然冒雨去寻里长借了米面,硬是将家中一只养来生蛋的老母鸡杀来款待,再用鸡子去里长家换了一壶酒,为了一餐饭,可谓耗尽家财了。”周王说到这里还长长叹一口气。 彭氏竟然也跟着叹息一声。 “闲聊时晚生问起了那家境况,才知道那家的大叔原本被雇为采矿工,却因矿洞塌陷负伤致残,所以家中丧失了主劳力,偏夫妻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