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第2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节 (第3/4页)

全顾宜人还哪有命在?赵太师的遗孀听信江琛父女教唆,又再苛难顾宜人,偏偏阴谋败露为赵迳勿断个明明白白,厌绝江家是轩翥堂这么多族老的定议,没想到还有人想把悖逆不孝的罪名往赵迳勿头上扣。”

    “这些人是看着朕仍然还想力保太孙储位,然兰庭领衔的轩翥堂这回却力谏废储,他们以为朕为赵门政见相左所触怒,借机斥罪兰庭。”弘复帝苦笑:“朕这么些年来志怀中兴盛世,可在朱濯泉一流臣公看来却仍是昏庸无道。”

    “皇上……”

    “罢了,宜公也不需多劝,对于太孙一事,朕也确然是优柔寡断以私己为重了,兰庭这回利用何孝君一案逼朕在礼法与私情上决断,朕虽也有怨气,不过亦能体谅他轩翥堂一系确然从未改移辅兴盛世的初衷,是非好歹朕又怎能昏聩不分?事涉国祚社稷,朕是再也不能只顾私情了。”

    皇上这是终于下了决定了!

    高得宜也是如释重负,说起来他着实不赞同皇上那套监军辅政的主张,但则否定就有逼迫废储之嫌,他只是一介内臣,本职便是侍奉好君主,江山社稷的大局不在他cao心的范围他也根本没那自信指手划脚,他只知道袁箕之流乃居心不轨,内阁辅政还没得谏准呢,就在图谋染指军权了,太孙哪是这帮人的对手?皇上若然固执己见,无异于把江山社稷拱手交给乱臣贼子。

    废储择良而立就好,国有长君,根基不会动/乱,至于社稷民生,今后就看赵兰庭这帮后起之秀的能耐了。

    第492章 废储落幕

    弘复十一年二月,经朝会公议,太孙秦裕被废储位。

    圣旨宣布,一切其实已经尘埃落定。

    沈皇后闻听噩耗,空洞着泪目颓丧坐地,她原本只有几根银丝,可一夜之间竟然满头霜白,坤仁宫的一应宫人尽觉惊恸,但多少劝慰对于皇后而言都有若充耳不闻了。

    “赵兰庭一帮乱臣贼子,皇上竟然听信了逆臣之言!”

    坤仁宫传出了沈皇后阵阵悲哭。

    袁箕一党输了朝会公议至关重要的一仗,眼见着弄权摄政的大好希望落空,又惊觉经此一战似乎更加输了皇帝的君心圣宠,损失可谓惨重,不需要别的什么人游说,袁箕已经意识到他要保住朝堂地位不被动摇,至少不能再输了立储一战。

    “许晋与赵兰庭必定主辅周王,且周王还有宁国公府、晋国公府助势,而今可谓炙手可热,咱们可不能再吊以轻心了,日后周王克承大统,朝堂之上可再无咱们立锥之地!”邬至密经过一阵气急败坏的踱步徘徊,终于站定在袁箕面前,他和袁箕乃同科进士,又为乡党,经过这么多年的起落浮沉,利益早就形成捆绑,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他又与袁箕存在本质的区别,袁箕有世族的根基,他却是出身寒门,他有今天比袁箕付出的努力更多百倍,倘若到头来灰溜溜的让交权位,一生拼搏都无异于付诸东流。

    必须择主而辅了,中立就有如退出权利场,且以他的根基再也没有重登巅峰的一日。

    “择主而辅,关键是择谁而辅?”袁箕微眯眼角,目中精光徘转。

    “皇上决意废储,就是彻底打消了将军政大权分化于宗亲、重臣,是欲立长君一统大权,故太子之下,齐王为长,且齐王母族万门又自来友交袁公。”邬至密提出己见。

    “魏国公辅从于秦王,唯秦王方与周王具备一争储位的实力。”袁箕颇有些迟疑。

    “魏国公未必辅从秦王!”邬至密压低了声嗓:“秦王虽名记贵妃所出,然贵妃苛难秦王乃众所周知,魏国公虽说看似辅从秦王,然其怂恿秦王率先谏言废储怎不担心秦王触怒皇上?这又岂合辅从谋臣之智慎?魏国公分明乃声东击西,想法仍是外戚掌权,但我等朝臣与外戚的立场从来相异,皇上若已弃绝辅政的主张,我等也再不能坚持了。”

    朝臣比外戚,更应明白“不可为”时就该当即立断退步抽身。

    袁箕到这时仍然忍不住跌足惋惜:“轩翥堂非外戚,理当趋从朝臣之大势,这回赵兰庭力主废储着实愚蠢!”

    而在已经被摘了安陆侯府牌匾,夺回丹书铁券的江家,家主江琛听闻太孙被废的消息却是面沉如水:“我苦心筹划多年,想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