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节 (第2/4页)
让母后笑话,不过竟觉忍不住想要和母后倾诉了,朕觉得江氏竟莫名可怖。”弘复帝才把长乐宫的耳闻目睹说了一遍:“要论毒辣,朕也从贵妃身上早就见识过了,却都没有如此的……不寒而栗。” “郑氏的张狂都在表面,爪牙就没收起过,这世上的大多人其实都更抵触阴冷冷的蛇蝮。”王太后没有安慰弘复帝,问:“皇上打算如何处治江氏及安陆侯府?” “江氏求死,说这多恶行的因由竟然是源于对朕的真情挚意,还道她的愿想是相助朕实现中兴盛世……到此罪证确凿无从狡辩的地步,她还在盘算迎合奉承争取网开一面。”弘复帝把手指扶着额头,似在检讨自己是否真做了什么荒唐事才至于让江氏认定了他竟然如此愚蠢。 “仗着些点的小聪明,江氏一贯便是如此自以为是。” 王太后显然对江氏的心态洞若观火——大抵是以为她所谓的真情挚意有如和璧隋珠,得之必感欣幸,所以还企图着利用这番花言巧语相迎合谄媚,紧跟着再奉承弘复帝心系社稷民生的贤明之治,弘复帝便会将她当为红颜知己,却不曾想若真能如此轻易,又何需得多年诡忍暗中图谋,最终致使犯下如此一旦暴露便会身死命绝的罪行?江氏若是生于光宗朝,或许还有用武之地,她多少的机关算尽,却到这时还没看清弘复帝和他色令智昏的父祖存在本质的区别。 “朕不能宽饶江氏,不过诤儿虽为江氏所生,懵懂幼/齿还并不曾涉及权夺诡谋,不应判处与江氏同罪,朕只是尚在发愁今后让谁抚教诤儿……” “皇上其实已有决断,不过又需我这老婆子去当说客吧。”王太后轻轻一笑。 第479章 忤逆至极 弘复帝有点尴尬,闪了一闪眉头:“和嫔的性情着实执拗。” “和嫔行事自来不会不顾大局。”王太后略一沉吟,决定去当这回说客:“五郎眼看就要离京游历,和嫔在宫中也甚孤单,十郎和三郎有别,和嫔对江氏心中并无块垒,十郎交给和嫔抚教确更让人放心,只是江氏犯此大罪被处废位赐死,她是再无资格照享皇子生母的名份,皇上若真为十郎考虑,也不能让十郎就此担着罪庶所出的污疵。” “是,诤儿日后既由和嫔抚教,理当尊和嫔为生母。” “安陆侯府江琛父子,皇上可也有了处治决意?” 这一问题却让弘复帝沉吟得久了些。 王太后微微一挑眉头,也不逼问。 “江氏虽自己承认了主谋之罪,但朕心中明白她的企图,是还想给诤儿留下一脉人势。不过朕若诛连安陆侯府一门……难免就得将其罪行尽皆公之于众,包括太师府朱氏那起陈年旧案。”弘复帝长叹一声:“朕失察至此,对文正公实怀愧疚,原本也应当重惩皇后,但无论这起旧案的真凶主谋是谁,当年已经还了朱氏清白,且再也不能让朱氏死而复生……” “皇上是不想再因旧案惩处皇后。”王太后听明白了弘复帝的言下之意。 “所以对安陆侯府便将有所宽敕,朕打算,只将江琛夺爵贬为庶民。” 这刑罚相较罪名是极大的宽敕了,但王太后并不打算反对弘复帝的处决,因为弘复帝或许没有意识到,但王太后却有察觉,弘复帝不忍将皇后甚至魏国公府处罪,其实已经在考虑废储,弘复帝宽敕江琛不是因为和江氏间的情份,而是不忍将后族逼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是因夫妻结发之情,也因父子骨rou之情。 弘复帝对故太子秦谛的愧疚心至今未曾释阔。 相比于江琛的死活,王太后更加关切的是弘复帝的心结,当然,如果重惩后族、江门而宽敕太孙更加于时局无益。 而这一天,不仅仅是江氏的一败涂地,慈庆宫里也同样风云惨变人人自危。 因为不仅东宫内侍冯柏济突然被东厂逮捕,就连太孙都被下令软禁,消息很快传到了坤仁宫,沈皇后手里的捧炉坠下砸中脚背,她一点也不顾挨的那下闷痛,更加再顾不得像一贯那样维持扶着婢女颤颤巍巍行走的仪态,稍提了马面裙运步如飞,甚至远远抛下相随的宫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