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页 (第1/2页)
段书桐终于生出兴趣,“申请通过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不过要求应该相当严格,依咱们春秋堂的现状,恐怕有点难,但也不是没有希望。” 段书桐摇摇头,“春秋堂近些年表现得都不太好,在研发新药上没什么建树。” 这种专项支持应该只针对那些高尖端企业。 韩令挑眉,“别忘了新药。”等新药通过临床试验,春秋堂一定会引起各方关注,被人铭记。 “嗯,那就再等等,”段书桐颔首笑道,“有专项支持当然好,没有也不必气馁。” 韩令叹口气,“说得在理。” 可获得这份资格,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下班回家后,段书桐特意查了一下这个“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计划。 标准确实很严格。 “重大”这个词已经表明一切,必须是关系到全民福祉的成果。 “新”在于第一,在于巨变,在于创举。 单单符合一条标准就已经很难很难,都符合的话,确实难以做到。 其他方面的要求就不必赘述了。 如今获得政策扶持的基本都是那些颇负盛名的医药企业,如韩令曾经任职的莱康制药有限公司。 他们的研发、试验、上市已经是一体化的流程,每一环节都有行业内的大佬带领,确实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 春秋堂离这一步,确实还有点远。 也不知道新药通过试验并经过批准上市后,春秋堂能不能更上一层楼。 春秋堂年底事务繁忙,段书桐没有进行新的研究,反而闲下来。 他趁着空闲时间,不断翻阅各类著作与期刊,关注新的论文,充实自己。 就是看书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冒出席端的脸,有点扰人。 正想着,席端忽然发了微信过来:下雪了。 段书桐:燕市下雪了? 席端:是山泉县。 段书桐一愣,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窗外夜色朦胧,看不太清。 两束车灯滑过窗户,一瞬间的刺眼过后,段书桐心脏忽然砰砰乱跳。 他颤着指尖打字:你怎么知道? 席端:看到的。 刚收到这条消息,段书桐就看到一人从车上走下,高大的身影渐渐靠近院门,最终在门前驻足。 门檐上的感应灯亮起,男人抬首。两人隔着一扇窗,遥遥对望。 段书桐终于看见了雪,落在男人的发上。 他惊愣一瞬,下一秒飞快下楼,来不及披上外套,直奔院门。 门一开,他就抱住席端,“你怎么来了?” 席端破天荒开了个玩笑,“接你回去过年。” 段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