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_第14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页 (第1/2页)

    虽免不了和实情有一定的出入,但却也是一个难得的参照物。

    李文武一见这图,就知道贺林轩这段时间没少琢磨局势,心中定已经有章程,心就先安定了一分。

    又拍着张河的手让他先喝口茶冷静一下, 仔细听弟婿说话。

    贺林轩把地图在桌子上铺开,另拿出纸笔,递给李文斌。

    他道:“这段时间北边和南边的消息陆续传来,有些事情我一直摸不着头脑,可是现在我大概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了。”

    贺林轩此人最擅长抽丝剥茧,骨子里又没有天地君亲师的通病,敢想常人所不敢想。

    再则,他通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

    就算从前只在商场里小打小闹,没有成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阴谋家,可多少也能猜出那些野心家的想法,预测他们的行动。

    “咱们从头说起来,这第一件,就是北地的旱灾。”

    贺林轩让李文斌在纸上做些记录——这是为了张河考虑。以李家兄弟的头脑能很快跟上他的思路,张河就有些吃力了。

    “近几年,北地九州,从咱们南面的东海州,到最北面的北漠城,收成都不景气。”

    贺林轩边说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

    “尤其是这三年,几乎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去年就是灾情最重的一年。

    还有南边,几乎每年都有水涝之患,去年也是最严重的时候。堤坝都垮了,淹没了十数村庄。

    听王山信上说,到现在,重建的堤坝都没开始动工。

    但是,物极必反。

    从今年就能看出来,天象已经在好转,想来不会比去年的年景更糟糕了。

    正所谓天灾人祸,百姓颠沛流离,人心浮动。

    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点几乎都凑足了,正是起兵的好时机。

    所以,他们会在这一两年内动手,我一点都不意外。”

    李文斌边写下第一点,边点头,李文武夫夫也是一脸赞同。

    贺林轩接着说:“第二件,就是奇石示警。”

    “虽然警示语中有指明昏君当道,天地不容的意思,生出不少议论。但有皇帝和陈党一力压着,这件事起不了大风浪。所以这块石头最大的用处,在于抛砖引玉。”

    李文武颔首道:“那石头上的字,应落在君不孝这三个字,要引出的是先皇遗诏……可是,又一直没听说关于遗诏的风声,这却是为何?”

    “我们没听说,不代表事情没有发生。”

    贺林轩说:“本来我也想不明白,可是现在北地起兵,我就想通了。这就要从第三件事,北齐北燕两州州牧去南陵告御状说起了。”

    那两位州牧在朝廷哭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