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页 (第1/2页)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沈惊鹤虽然心中百感交集,触动不已,但也还是不由得松了手,神色复杂地看白发郡丞领着众曹朝他久久一拜。 这么多年来,他大小也走遍了十数座郡城,所见高位之官,即使是口口相传颇有美名之人,也往往只将治下一城、手底万民当作自己的政绩。他初到南越之时,本以为此处穷山恶水,隔绝多年,官员百姓纵然非刁蛮不驯,也难免疲懒度日。 只是,当他真正在这座东南郡城安心待了数月之后,才真正知道,原来在看不见光明尽头的无边黑暗中,是真的有人仍将大地黎民时刻藏于胸中挂于心上,也真的有人面对穷困仍咬牙不放弃希望,相信用双手终能打拼出一条生路来。 南越的众人因他感动,谁又能说自己不同样为他们而触动心扉呢? 沈惊鹤躬身将他们一个个扶起。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下一秒,沈惊鹤竟然也抬手在胸前作礼,对着他们郑重一弯腰。 “大人……这万万不可啊!” 官吏们急忙避让,沈惊鹤却不顾他们相阻,仍然坚持完成了礼节。面对众人着急疑惑的神情,他展颜一笑,将心底那份感动细心收藏好。 “就当做是……我对诸位这几月来一贯的支持,所行的回礼吧。” 有了银两,众人心中也就有了底气。再次商讨起南越接下来进一步的发展计划时,许多以前只敢埋在心里、连自己都觉得天方夜谭的想法,也不知不觉一股脑地倒出来。 沈惊鹤认真地听取着众人意见,在心中反复权衡盘算。 孙默看了看他的脸色,开口询问:“诸曹已将心中想法说得差不多了,不知大人可有中意的?” 沈惊鹤想了想,看向开口不多的张文勋:“功曹,方才众人大多提出的都是如何贴补百姓,只有你说想拨款修建书院、聘请宿儒?” “是。”张文勋往前一步,神色不动。 “你为何有此想法?” 沈惊鹤一双眼颇感兴趣地瞧着他。 张文勋沉默一瞬,答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南越向来穷苦,活下来尚难,又谈何读书。但是自从大人发明了梯田之法,南越百姓眼见着不愁果腹。倘若再修建书院,让顽童得以受教习书,以后,他们也多了一条走出去看看广阔天地的路子。” 沈惊鹤嘉许地笑笑:“你说得与我所想几乎不差,但我除了要兴建书院,还要拨银两奖励读书,认真向学的、月试优异的,再包括几年后读出功名的,都由府衙出资,大力奖赏!” 孙默思索一会儿,也点点头:“这办法可行。南越以前也建过书院,但是请不到正经的教习,又没什么孩子愿意来读书,也便一日日地荒废下去。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