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页 (第2/2页)
了。 这群銮仪卫新丁, 竟然就是宫里的那群侍读!多是勋贵武将家庭出身, 有少数是文臣家中不待见的。 这群孩子说是选六到十一岁的进宫, 可当年各家送的时候, 就是送的自家年纪更大些的孩子,毕竟更懂事些。否则真送屁事不懂的熊孩子进宫,那是真嫌弃自己孩子多啊?这几年下来, 除去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来的,剩余还留在宫里的, 年纪最大的那一群都有十四了。 这个年纪, 要是普通人家,都能娶妻了。官宦人家,学文的也到了出来显名的时候,从武的那都该被家里扔进军队里历练了。让他们出来领差事, 没毛病! 且,萧起给补进銮仪卫的少年们, 钦赐了飞鱼服,将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与普通的銮仪卫区别了开来。 没过两天, 皇帝又在京中开办了皇家蒙学, 收京中有恒产者幼童的教导。讲课的塾师同样是十三四岁的天子门生, 不过这回就是文臣家里的居多了。 大家大户是不会把孩子朝蒙学里送的,可是中小人家,那就要挤破头了啊。蒙学最后只能按照就近录取的原则,收孩童入学。不知多少百姓对皇帝开办更多蒙学一事,翘首以盼。 这还没完,皇帝笑嘻嘻的跟百官说:“朕的侍读都有差事了,朕这宫中就有些寂寞了,不如,今年再开选侍读吧。只是入选的人年岁要大一些了,八岁到十二岁,众爱卿看如何?” “陛下圣明!”刘阁老是有心否了的,可他还没来得及站出去说话,王阁老就已经扯着嗓子喊了。 刘阁老猛地扭头看着刘阁老,其余众臣这时候也已经跟着喊“陛下圣明”了。都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在科举、荫庇、战功之外,又给了众人一条向上之路,看来过些年老百姓的孩子也能被选入宫中,但总归是他们这些已经为官的,更容易走这条路。当然,这还是一条彻彻底底握在皇帝手中的路。 那群銮仪卫的小子,刚得了飞鱼服,便穿上招摇过市了。有些愣头青,甚至都开始“助陛下整肃京城治安”了。得亏这两天各家也都对自家的儿孙严加管束,这才没出大事。只有些不长眼的小混混,落在这些銮仪卫的手里,都被打了个臭死。 现在皇帝能拿他们打小混混,再过两年,这些孩子再大点,岂不就真成了皇帝的刀与剑? 但这群人虽有弃子大多数却也是一个比一个的出身不凡,找他们麻烦?怕是觉得自己命太长了。 他们只有这一个机会,就是在朝堂上否了皇帝,可是…… “一群鼠目寸光之辈!”早朝结束,临走的时候,刘阁老对着王阁老一甩袖子,却不想这位瞌睡王阁老一把拽住了他的袖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