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追魂神针 (第3/3页)
负责。你要配合治疗。除了内服中药,外用药膏,你还必须每天前来做针灸治疗。你同意吗?”张起岩早就听说武天佑的神针是一绝,也想见识见识,就满口答应。 果然,在服了武天佑给开的药,外敷中药膏,做了七天针灸治疗后,张起岩的手脚不在麻木,腰椎也不在疼痛了。张起岩惊奇地发现,武天佑做针灸治疗,看似有些害怕,实则一点也不疼痛。张起岩通过这些天的治疗观察。认为武天佑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好大夫。 张起岩沉不住气了,在第八天前来治疗时,他亲笔为武天佑书写锦旗一面。上面用隶书写道“国医神针,天下一绝。”落款张起岩书。 当张起岩把锦旗亲手交给武天佑时,前来等候看病的大都百姓们激动异常,要知道张起岩可是汉人们的骄傲。他是自元朝恢复科举考试汉人中第一名状元,也是山东人中唯一的状元。张起岩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篆隶书书法还很受朝廷内外的喜。 张起岩生于公元1285年,已经是五十三岁的老人了。他十六岁被推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十九岁中进士第一名,历经元仁宗、元文宗、元宁宗、元惠宗四朝皇帝,是真真的四朝元老。而且在每个皇帝时期,他都身居高官。他担任的主要官职有国子监丞、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陕西行台侍御史、燕南廉访史等。 张起岩当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敢于仗义直言,甚至还敢于和当朝丞相抗争,在朝堂上公然争论,历代皇帝都非常喜欢他。在元朝轻视汉人的环境下,张起岩是汉官中的脊梁。是汉人中为数不多的大官,历经四位皇帝而不倒,张起岩创造了官员中的奇迹。张起岩在当官的几十年中。为维护朝廷的公平正义,为维护汉人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不屈不饶的斗争。 当武天佑知道眼前这位患者就是名震朝野的汉官张起岩时,他和所有患者都跪下给张起岩磕头问安。张起岩慌忙扶起武天佑,让人们都起来说话,并一再回礼致谢。 武天佑说“张大人是我们老百姓戴的好官。是我们汉人的骄傲。能光临我这间简陋的医馆,真是我一辈子的荣耀啊。” 张起岩说“武大夫客气了。你才是百姓真真的福音。人们健康的守护神。请你原谅我初来时的无礼。” 武天佑说“张大人过奖了,你请坐。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们医家的职责所在。其实我们有许多相通点。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张起岩感慨说“你作为一名医生,眼界这样高远,朝廷中若多些像你这样的人,天下何愁不太平,人们何愁过不上好日子!” 又经过武天佑半月的精心治疗后,张起岩的老毛病痊愈了,恢复了往日的风范。他可以有更大的精力,勇往直前和jian臣们斗争了。 张起岩和武天佑通过看病这件事,也成了忘年交。 时光如梭,一晃两年又过去了。朱丹溪非常想念老家的妻儿,虽然在大都有武天佑一家无微不至的照料,但家依然是他最大的牵挂。元惠宗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的冬季,朱丹溪坚持要回老家过春节。武天佑多次挽留,看到师傅回意坚决,武天佑就亲自为师傅安排回去的行李。除了每个月给师傅发的工资外,武天佑另外赠送师傅白银五百两,绸缎二十匹,土特产几大箱,还给师娘、师傅的儿孙购买了新衣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武天佑带领徒弟们护送朱丹溪和他的孙子到大都城门外,朱丹溪紧握着武天佑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朱丹溪老泪纵横说“天佑啊,我年纪大了,自此一别后恐永无相见之日。你是一个难得的医学人才,你要坚持一如既往地研究,许多疑难杂症还等着你去攻克。你保重。”武天佑流着眼泪说“师傅此一去相隔万里,令弟子伤心欲绝。以后还有谁能提醒我和帮助我呢”朱丹溪想了想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他和你年纪差不多。他也是难得的医学天才。他研究的医学领域就连我也没有涉及。如果你诚心邀请,他一定回来帮助你的,到时你们携手将创造多少医学奇迹,也为可知。” 武天佑依旧派大徒弟护送师傅朱丹溪回家。朱丹溪坚持就此告别,不要再送。 远了,看到师傅在模糊的远方依旧向自己招手,武天佑拼命地挥手,直到看不见。久久地,武天佑不愿离去,从此离别后,师傅安好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