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霸总们那些年_第10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页 (第1/2页)

    童彤压低了声音讲道:“这事或许还真就只有我国能做到。

    我来之前也关注了K国矿产方面的投资及经营要求,如果想在K国开矿,必须投资设厂,投资比例和厂子的规模甚至用工的最低比例都有明文规定。好像是1:5吧,也就是如果引入1个外国职工,就必须解决当地5个职工就业。不过大家都是知道的,非洲朋友们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态度与我们国家的工人不太一样。人家追求欧美标准,别管干的怎么样,到下班时间肯定走,绝对不加班,加班给钱也不干。非工作时间肯定找不到人,没有攒钱的习惯,每周领了薪水就花光,等差钱了才会去找相信工作。”

    周云宁对海外项目的了解并不多,这也是时代局限,一来国内并没有更多渠道了解海外的项目信息,另一方面周家的所有业务基本都在国内,周云宁临来之前补补课,远不如童彤来自后世的眼光那么独到。

    赵参赞常年驻扎在非洲,有着更高更先进的时局观,不免猜测道:“何顾问是想在用工比例上做文章么?中资企业在K国做项目也已经好多年了,非洲朋友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了解的比较多,的确是你说的这个问题。举个极端例子甚至还有周五上午领了周薪,下午班都不上就跑了的,后来企业只能是周五下午发薪,结果人家说不符合当地周薪发钱的惯例,劳资又有了纠纷。何顾问如果是建议我们增大用工比例,比如1:7甚至1:8,承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听起来是符合政治需求了,可我们自己企业的负担也会相应加重。”

    “如果是基建项目,随着道路敷设每隔一段时间就换地方驻扎,条件艰苦,技术难度高,用工比例自然要控制,多一些我国的优秀工人,项目进度快一些,早点建成竣工就是最好的。但是宝石矿以及伴生矿的资源,并不会挪动地方,就类似于我国当年那些因矿产和石油起家,平地建新城的市镇一样。”

    童彤并不否认赵参赞的话,也不再卖关子,将前段时间忽悠产业新城那套说辞现学现卖道,“我们要呈现给当地人的,不仅仅是一个宝石矿项目,而是一座产业新城的概念。我们的项目需要的也不只是宝石矿的开采工人、还要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而且要有居住与商业配套服务的功能,除了住宅比如医院、学校都要有……全世界建城速度最快的,当然是我国。英国人精雕细琢一栋楼,没有三五年用不了,我国平地建城一年都算慢的。”

    赵参赞颤声道:“与一座城市运营所需的岗位数量相比,我们那些宝贵的技术工人占比,1:10恐怕都是多的。而且,这种规划所带来的远景预期,哪怕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其对民众声望的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