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白镇中学 (第2/3页)
们,好像看到了他们就看到了蒋js正,看到了蒋js就接近了中国的历史,一接近了中国历史,自己就成为不平凡的人了。 看到他们的人都比较地失望。历史老师沈腰潘鬓,落拓文人的模样,惹人怜惜。音乐老师连个半个徐娘都够不上,完全可以“丑女”一词来形容她。这样一个丑女人自然没有人感兴趣,同时也瞧不起蒋js了,什么档次,用这么个人弹琴,倒胃口。 这两个人伏案工作,勤奋而谨慎,难得在公众场合说一句话。别人和他们搭讪,也是“嗯啊”一下,绝不发表半点意见。这两个人,再加上一个闷葫芦校长,就共同构成了沙沟中学的巨大神秘性。有人说,上级派英勇神武的柳文映到白镇中学做校长就是让他看管总统府两名职员,还有他的g党老婆。 他们四个人倒真是相安无事,一个g党,三个g党。每当上级来人借用翻译官和钢琴家,刘校长都是严辞拒绝,免不了的是拍桌子,一次比一次响。来人多多少少也畏惧刘校长,一是怕他无声的威严,二是怕他的行政级别。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善良和诚信,也只能长成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柳校长做了几十年校长,和一般人说话也超过不了几十句。到了七八十年代,已经难得露面了,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然后中途退场。会议由一个长着浓密胡子的大汉cao持,学生都怕这“日本军曹”,背地里叫他“徐毛胡子”。学生怕徐毛胡子是有理由的。他面相和善,像新疆人,但他唇上一撮浓黑的胡子让他增加了不少阴险可怖的元素。他是安宜人,白镇人听不懂安宜话,听来听去都像是在和人作气。做老师的怕徐毛胡子,做学生的也怕,他只要豹眼一瞪,老师学生心里就没了底,七上八下的了。 徐毛胡子做了好多年的教导主任。有人说他和柳的关系很好,柳对他有一种“你办事,我放心”的信任。也有人谣传他们形同水火,徐有僭越之嫌,柳有归隐之意。白镇中学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到头来,最不能把握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 徐毛胡子住在柳校长隔壁,没有院子,也没有花。他从早忙到晚,忙得一脸憔悴一脸严肃。他的老婆是本地宿儒朱先生的女儿,在小学做音乐老师,歌唱得特别好。徐毛胡子是白镇女婿,在白镇穷忙了一辈子,一直到退休前才被教育局恩准回到老家安丰。 校长主任和一些资深教师住在校园南围墙边的宿舍区。这个地方好,出门见日见月见风,墙头上还可以爬些豆荚丝瓜子,墙跟下用几块砖头围个小鸡窝,一年四季的蛋就有了。 最普通的教师散居于校园的空闲教室中,大门西北处的“向阳院”,就住着不少来自各地的外籍教师。 有一个来自南京的年轻人住到了这个大院子,他就是有“巴蜀梅王”、“扬州九怪”之誉的江海先生。他的“岁寒图”曾获由安南签发的联合国和平美术奖。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第一支梅应该创作于白镇中学的“向阳院”。 以后又陆续住过一些极其优秀的老师,华达中、陆本义、戎春江、余亮…… 华达中有两个聪明的儿子,陆本义有两个漂亮的女儿,老戎好像是一儿一女。老华和老陆都是教数学的,教得特别好。老华退休以后,两个儿子都到美国工作去了。我和老华的二儿子华海银在昭阳同过学,有着较为浓厚的弟兄之情。老陆一俟人事政策松动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扬中老家。老戎有些脾气,一边生炉子一边教训孩子,声音很大。 余亮出现在白镇校园时,中国已经完全天亮。他是个百毒不侵痴迷于诗歌的呆子,他的诗他的小说学生都争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