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玉堂丧命 (第2/3页)
许是迎接新春的喜庆效应。 春节过后没几天,茅玉堂死了。 茅玉堂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还是牵动了一些人的心。 那天,茅玉堂的女儿女婿进城购买结婚床单,他从放寒假离开英才学校以后就没有进城,心里闷得慌。这天他对冬妹说,今天有顺便车,去看看张总给他拜个年,捧人家饭碗,基本的礼节是要讲的。 他坐在副驾的位置上,驾驶员是女婿的同学。 车子行到半路上,茅玉堂有点犯困,点了一根烟,女儿怪他:“爸爸,不要抽了,呛死人!”玉堂将半截香烟往外扔,车速很快,烟头被风吸进车内,恰巧刮进驾驶员的脖子里,烫得驾驶员连忙腾出手去掏烟头,此时方向盘大幅转动,车子偏离了方向,撞向桥上的栏杆坠入小河。车上四人,两死两伤。 听到这个噩耗,宏照正在北山重工集团视察新上马的项目,秘书把电话递给他,对方是张玉兰,急急地说:“三哥,老茅死了。” “啊!怎么死的?” “车祸。” “玉兰,你先帮助茅家处理后事,我今天下午赶回去。”宏照简短地交待了几句,然后挂断了电话。 转手拨通了王成的电话,王成说已经到茅家门口,电话中能听到喧天动地的号哭。那天天不冷,但想到在玉堂水中淹死的样子,宏照不寒而栗。 下午,宏照和张总一起到了白镇,茅家一家老小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围了上来。宏照说了一番安慰的话,屋内的哭声并没有停息。堂屋的门板上躺着茅玉堂,刷白的脸,眼睛紧闭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一支香烟就离开了人世,宏照内心不免有些感叹。 想当初他们骑着自行车从白镇到昭阳,一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是何等的潇洒!玉堂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兄长和良师,虽然在白镇工作时犯过一些错误,可宏照一点儿也不嫌弃他,不犯错误的人不是完整的人。现如今,阴阳两隔,人鬼殊途,教宏照痛苦万分。 玉兰在边上陪着家人唁唁地哭,王成也抹了几回眼泪。 张总献上花圈和寿纸,并奉上一份吊仪。宏照要冬妹接下吊仪,冬妹又一番号啕大哭,茅叔已经泣不成声,呆呆地坐着。 王成把宏照拉到门外,和他嘀咕了几句。 宏照听后皱了一下眉头,很快便舒展开来,说道:“好的,这个事情应该没什么问题,周子豪在盐湖镇做书记,让他出面和火葬场打个招呼。” 茅玉堂的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极度伤悲,哭哭啼啼地跟王成商量,希望火化时保留茅玉堂头骨然后再土葬,好歹留点东西在这个世界上。但这一切是国家政策所不容许的,火葬场的司炉,可不管你是谁,一把烈火会把服装皮rou骨头焚化成灰,不留一点成形的东西。 说实话,宏照觉得茅叔的想法有些荒唐,但丧子心痛还是情有可原的。况且大家朋友一场,有办法还是要帮忙的。 盐湖镇在七十年代建了一所火葬场,当时老百姓觉得镇上开个火葬场不吉利,就编了个小曲子唱着:“战鼓擂红旗扬,盐湖砌了个火葬场,公社领导带头烧,大队干部紧跟上。” 时间一长,老百姓体会到火葬场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好处,天天有人生,天天就有人死,人死了都要有个了局,不是埋就是烧。社会进步了,烧自然更生态更卫生更彻底,这个行业说起来虽然不好听,但来钱快,烧一个人能赚几千块钱,一只几十块钱木盒子就能卖到上千元。人都死了,谁会忍心讨价还价,让死者不得安生?除此而外,火葬的附属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