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镇纪事_第八十三章 感谢局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感谢局长 (第1/3页)

    左开文家的三间平房是祖上留下来的,青砖黑瓦,九道梁椽,算起来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住过昭阳一些文化名人。

    现在这条长约千米的老街被市府列为拆迁的街道,左开文一家将随着几十年的街坊邻居一起安置到郊区的绿景园。

    左开文看得开。郊外有水有树,空气清新,安静养人,是个好去处。政府给安排个这样的落脚点,他不仅没意见,而且相当满意。有几个钉子户死活赖着不肯搬,拆迁办天天上门做工作,据说就是价格没有谈妥。左开文是个爽气人,从不拿人为难,他知道硬顶着也没有用,没听说哪个钉子户有坚持到最后的,与其如此不如放个响炮炸大家欢欢喜喜。

    翁虹也是个与世无争的人,住哪儿都是一样,一切服从政府的安排,做人要服从大局。

    后来听说除去拆迁费还要补足十万元才能拿到房子,这下子夫妻俩犯愁了。开文亲戚多,可全是穷亲戚,情况与开文家差不多,自身还难保。想求人是不作数了,一时间,左开文夫妇着急了。

    隔壁鲁大妈说:“我家也凑不齐这钱,实在不行我们不要这房子。听人说外面有人在收绿景园的房子,我们干脆把这房子转户给别人吧,或许还能赚一点钱。”

    开文眉头始终舒展不开来,坐门口晒太阳,沉默了半天冒了一句:“卖了房子我们住在哪儿?”

    “是啊,有钱还怕没地方住?租房子总比买房子强。”鲁大妈坐在他旁边说道。

    没房子的人就像个没家的流浪汉,四处漂泊,死了都不安生。开文心里这样想着,对鲁大妈说:“唉,等青青妈回来商量商量再说吧。”

    翁虹买菜回来了。老两口子进了屋子,面对面坐着。

    两边都是穷亲戚,谁家有闲钱往外借?实在不行就和鲁大妈家一样,转让掉算了。

    “我们住得好好的,没招谁惹谁,为什么要拆迁我们的房子?”翁虹心里面冒出一股子火气来,说话有些愤愤然。

    “说这话有什么用?人家嘴大我们嘴小,连张大叔这个钉子户不也低头了?”左开文轻声叹了一口气,劝解老伴。

    “不说了,煮饭。”翁虹站起身,开始淘米。转眼快十点了。

    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青青回来了。

    “你们怎么了?”青青看到爸爸mama一脸愁容,问道。

    mama环视了这个住了几十年的老屋,一张古式条台前挂着两幅老人的黑白照片,几样简陋的家俱和一台老式的彩电。虽然简单,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mama有些动情地说:“这个房子打你爷爷奶奶在世时就开始住了,你也是在这屋里出生的。现在政府一句话下个月就要拆掉它,说给我们一套解困安置房,还要我们补交十万块钱……”左开文立即打断了妻子的话,说:“这些话别给孩子说,总归有办法的。”

    青青听明白了,心中有些难过,说:“爸爸mama,都是我上学拖累了你们,等我明年毕业了,我赚钱给你们花。”

    mama把青青搂在怀里:“好丫头,有你这句话我们比什么都受用。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左开文走过来,对女儿说:“你念你的书,其它事情不要管。大不了把安置房过户卖掉,我们租房住,也蛮成算的。”

    mama拍拍青青白晰的手掌,叹息道:“是的,天无绝人之路,走一步算一步吧。”

    从小到大青青生活在这条小街上,每当傍晚,她背着书包从这石板路上走过,总能听见叮叮当当炒菜的声音,闻见家家户户饭菜的香味。不时还有大妈大爷的招呼声,青青,放学了?漂亮而礼貌的小姑娘,哪个大人不喜欢?她生于斯长于斯,这儿的古老的砖墙,冒烟的煤球炉,伊伊哑哑的戏曲,门前晃荡的鸟鸣,一直让她迷恋,也成为她讴歌水乡抒发乡恋的最基本的元素。和杨桂志好上以后,这种依恋更为具体,更为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